正确描述椎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是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管壁厚,内膜毛糙伴斑块形成
以上都是#
流速变细,彩色紊乱
变窄或闭塞多是在起始部
频谱峰值突快,变厚,连续性差,有中断现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内
单纯疱疹病毒是1977年首先使用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是一种嗜肌肉DNA病毒
一种嗜肌肉RNA病毒
一种嗜神经RNA病毒
Ⅰ型为RNA病毒,Ⅱ型为DNA病毒
一种嗜神经DNA病毒#Alexander Margulis
Werner Forssmann
Sven
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带动病人动,称其( )判断血管闭塞的程度应做定位扫描#
连续扫描
动态扫描
重叠扫描
增强扫描下肢动脉搏动试验
交感神经阻滞试验
肢位位置试验(Buerger试验)
硫酸镁静脉滴注试验
动
密度均匀降低,平扫可见高密度血管影
脾大,脾、胃底静脉曲张,各叶比例失调,脾正常大小
肝各叶比例正常,腹水
肝各叶比例失调,肝密度不均匀,脾大#典型肝硬化表现为、肝各叶比例失调,肝密度不均匀,脾大。
声像图伪像产生的原因不包括胸部内脏平片检查主要包括( )气温#
仪器设备
操作者技术因素
反射、折射
衰减锁骨平片检查
胸骨平片检查
胸椎的平片检查
心及大血管的平片检查#
肺的平片检查#声像图伪像(伪差,artifac
一般不用于检查心脏的体位是以下属于软骨内化骨者的是(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右侧位#
后前立位片锁骨两端#
面骨
躯干#
四肢骨#
脊柱#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损伤性窒息最常见的原因是鼠疫、霍乱#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鼠疫、艾滋病
鼠疫、霍乱、艾滋病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胸部撞击伤
胸部暴力挤伤#
胸部扑打伤
关于全科医生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膀胱损伤的说法,正确的是全面掌握各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
能熟练处理常见健康问题,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医疗保健照顾的医生#
以预防工作为主的医生膀胱破裂合并出血,不应早期进行
下述矽肺的间接征象,哪项不对( )。下列有关主动脉硬化的表现,正确的有( )肺气肿
胸膜增厚、粘连
肺源性心脏病
胸腔积液
肺不张#由于升主动脉扩张,右心缘第一弓突出#
降主动脉迂曲,多偏向左侧#
左心缘第一弓明显突
CT摄片要求,下列哪项对诊断关系最大( )阻碍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为( )摄片时,应将带有定位线的定位片摄入
摄片时,按照解剖顺序进行图像排列
摄片时,对放大、测量、重建的图像排列在后面
摄片时,平扫与增强图像不要
与肝硬化CT表现矛盾的是男性患者,45岁。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突然感到剧烈刀割样胸痛2小时,向背部放射。查体发现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考虑为主动脉夹层可能。下列常见的胸片表现有( )。门静脉直径
下列脑神经出颅途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脑梗死CT水肿高峰发生于发病后( )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卵圆孔:三叉神经下颌支
圆孔:三叉神经上颌支
眶上裂:面神经#
破裂孔:颈内动脉1周
2~5天#
10
下列不符合卵巢非赘生性囊肿的是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下列诊断要点哪项不对( )滤泡囊肿
多囊卵巢
黄素囊肿
囊腺瘤#
黄体囊肿胸膜局限性肿块#
胸廓可变形,纵隔可移位
胸膜结节可均匀强化
约50%患者胸腔积液为淡黄色
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带动病人动,称其( )潜伏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主要区别( )连续扫描
定位扫描#
增强扫描
动态扫描
重叠扫描以上都不是
每种感染性疾病都存在
不出现临床症状
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喉部的CT扫描范围应该是( )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第三颈椎上缘至第七颈椎下缘
舌骨平面向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口咽部向下至胸骨柄上缘
声门上方向下至声门下方
会厌部向下至主动脉弓上缘18周岁至28周岁
18周
肝胆延迟显像中发现病灶处放射性逐渐增高考虑为何种疾病病毒性脑炎最多见的症状是肝硬化结节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肝囊肿
转移性肝癌神经系统症状
智能障碍
类神经症症状
精神分裂样症状
意识障碍#肝胆延迟显像
下列哪项是造影二次谐波成像的原理关于"葡萄胎"病理特点,子宫比同月妊娠小
半数患者,子宫比同月妊娠大
半数患者,易转移#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及散射存在非线性效应,可出现两倍于发射
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 )间质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有( )肺内孤立结节,内有爆米花样钙化
右上叶后段结节,边缘光整,周围有卫星灶,CT增强扫描示胸主动脉分支进入肿块
肺内孤立结节,有分叶和毛刺,远端有胸膜凹陷征
肺内孤
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因是医师处方权的取得一般是经过腰肌受凉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部扭伤
腰部软组织感染
腰部损伤,积累伤力#医师执业注册#
卫生行政部门授予
医师协会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医院考核合格
医师资格考试合格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供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活动的能量,首先来自细菌性脑膜炎
脑血管痉挛#
癫性发作#
出血可扩展至脑实质内#
再出血#糖的分解
ATP的分解#
脂肪的分解
蛋白质的分解
CP的分解细菌性脑膜炎发病与本
心肌灌注显像极坐标靶心图,是根据下列哪种图像制成( )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水平轴图像
LAO45度图像
垂直长轴图像
冠状断层图像
短轴断层图像#息肉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
有关腹股沟斜疝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男性患者,65岁,未规律治疗,近日出现心律失常,其可能出现的最多见的为手术的目的是消除腹腔内脏突出的空间,加强腹壁薄弱区
1周岁以下的婴儿可应用保守治疗
12小时以内的嵌顿疝,
某医生在门诊值班时发现一霍乱患者,必须在哪一个规定时限内报告下列哪些是核素显像的原理(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36
国家鼓励下列人员率先献血心脏原发性肿瘤最常见者为( )工人
知识分子
现役军人#
中等学校在校学生
农民脂肪瘤
间皮瘤
纤维瘤
粘液瘤#
横纹肌瘤
某垃圾场,一名男性垃圾焚烧工.在焚烧含大量塑料的垃圾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发热、呼吸加快等不适而被送医院就诊,可诊断为6岁,女性,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Ⅳ/6级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
囊性和实性肿瘤的声像图之间相互比较包括( )胎盘功能检查不包括后方回声增强#
侧边声影#
外形和边界#
内部回声#
大小孕妇尿E3值
B超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NST试验
胎动
孕妇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胸部内脏平片检查主要包括( )男,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首选治疗的药物是心及大血管的平片检查#
锁骨平片检查
胸椎的平片检查
头颅柯氏位观察眼眶诸骨,包括下列哪些(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乳突
内听道
眶上裂#
蝶骨大小翼#
额骨眶顶部#咽扁桃体肥大常有咽异物感
咽扁桃体肥大可用触诊诊断#
腭扁桃体老年后萎缩
腭扁桃体肥大是生理性的
舌扁
女性,35岁,尿频、尿急、疼痛1年,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IVU示肾不显影。尿常规: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满视野/HP;右肾穿刺造影可见广泛破坏灶,肾盂肾盏严重积水扩张。诊断右肾结核,应选用哪种治疗最好( )肝血管
脆骨症又称( )"右侧肾盏结石"主要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干骺发育不良
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C缺乏
软骨发育不全
成骨不全#肝癌
胆囊结石#
腹膜后淋巴结钙化
粪石
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脑梗死CT水肿高峰发生于发病后( )下列哪种显像检查不能服用过氯酸钾24小时
12小时
1周
2~5天#
10天左右异位胃黏膜显像#
胃肠道出血显像
肝血池显像
脾显像
肝胆动态显像
在感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下述低钾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隐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病原携带状态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四肢软瘫
神志淡漠,疲乏
腹胀、肠麻痹
心悸、心率快
由于入射声束与曲面相互作用造成的伪像称为:( )输卵管结核的X线表现描述不妥的是( )。边缘伪像#
彗尾伪像
幻影伪像
折射伪像
振铃伪像多段性狭窄呈串珠状
输卵管僵直呈锈铁丝状
壶腹部积水扩张呈桑葚状或腊肠状#
诊断肺结核最有价值的依据是女,尿频、尿急、尿痛1年,声像图示右肾轻度肿大,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液性腔及钙化灶,部分液性腔相互通连并与扩张的肾盂沟通,液性腔及肾盂壁不规则,右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僵
患者,男,27岁,劳累时心悸,胸骨后疼痛1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X线检查示:左室扩大和升主动脉扩张,男性,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右室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主
下列哪项是原发性肺结核最典型X线征象( )。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适应证包括( )肺内浸润阴影
纵隔淋巴结肿大
NIT淋巴结肿大
胸腔积液
哑铃状双极征#以上均不正确
脊柱结核伴有截瘫#
单纯滑膜结核或单纯骨结核非手
对于梯度回波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女性,35岁,尿频、尿急、疼痛1年,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IVU示肾不显影。尿常规: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满视野/HP;右肾穿刺造影可见广泛破坏灶,肾盂肾盏严重积水扩张。诊断右
关于心脏膈面(下面)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影像学表现,哪项较具特征性( )几乎呈水平位
1/3由右心室构成
2/3由左心室构成
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
与膈肌毗邻肺内游走性片状模糊影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是在何时提出的下列哪几项可发展为肺心病( )1977年5月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
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
1980年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
1948年WHO成立时
1997年第50届世界卫生大会胸膜病变#
心房扑动患者最常出现的房室传导比例为肺门淋巴结增大可见于( )2:1或4:1#
7:1
6:1
5:1
3:1结节病#
肺淀粉样变性#
干燥综合征#
白血病#
原发性肺结核#多数未经治疗的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是2:1或4:1,心室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