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毒病的主症是黄疸而有表证者可用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面目青,唾脓血,咽喉痛
面赤斑斑如锦纹,唾脓血,咽喉痛#
面赤斑斑如锦纹,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黄芪桂枝五物汤
柴胡桂姜汤
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建中汤
"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的病机是粉碎处理的方法有( )热在血分#
伤津不甚
热在阳明气分
湿热内蕴
阳明血瘀簸
碾#
镑#
锉#
捣#簸法属纯净处理。
蜘蛛痣多出现在下列部位,但不包括据原文"自利不渴者"属手背
下肢#
上臂
上胸部
头颈部霍乱
少阴病
太阴病#
以上都不是
厥阴病
确定地道药材的关键因素是阳明清法三证是疗效#
采收
加工
品种
产地热郁胸隔证、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和阴虚水热互结证#
三承气汤证
阳明热证、阳明腑实证和阳明蓄血证
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的腧穴是:正常成人脉搏为居髎
会阳
秩边#
环跳
下髎50~100次/分
70~100次/分
70~110次/分
60~100次/分#
50~110次/分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者,其证属黄疸病之猪膏发煎证的病机是阴虚发黄
湿热发黄
脾虚发黄
燥结发黄#湿热内蕴
寒湿内阻
瘀血湿热
胃肠燥结#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彼此感应
气化
气机
气#
神《疫疹一得》#
《温疫论》
《伤寒温疫条辨》
《广温疫论》
脘腹痞胀,泛吐清水,脘腹部水声辘辘,属小蓟饮子的主治病证是饮停胸胁证
饮邪客肺证
痰证
饮留胃肠证#
饮停心包证下焦蓄血证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热毒炽盛血分之尿血
肠风下血证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八会穴中的髓会穴是温病的病名首见于悬钟#
中脘
太渊
膻中
阳陵泉《伤寒论》
《外台秘要》
《肘后方》
《黄帝内经》#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悬钟为髓会,膻中为气会,中脘为腑会。
温病苔薄黄不燥为酸味药的适应证是湿遏热伏
卫分证未罢,气分证已见
气分热盛
邪初入气分津液未伤#脾虚泄泻#
寒湿泄泻
湿热泄泻
食积泄泻
热毒痢疾
以收敛止血为主要功用的药物是( )属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地榆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茜草照海
小海
少海#
血海
气海茜草为化瘀止血药,地榆为凉血止血药。A项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B项气海是任脉的腧穴;c项血海是
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阴经、阳经的井穴,其五行属性是多毒
多寒
多热
多实#
多虚以上都不对
阳井木、阴井金
阴井木、阳井金#
阳井木、阴井火
阴井木、阳井火井穴:精气所出,像水的源头,故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