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副高考试宝典麻醉副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N1),更多麻醉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对股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内有股血管通过
B. 前壁前有腹股沟韧带、镰状缘上角相贴
C. 内侧界为纤维隔
D. 外侧界为腔隙韧带
E. 上口为股环,下口为皮下环
2. [单选题]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最佳的术前用药 ( )
A. 东莨菪碱,苯巴比妥
B. 阿托品,苯巴比妥
C. 吗啡
D. 山莨菪碱,地西泮
E. 哌替啶
3. [多选题]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
A. 上肢止血带应放在中、上1/3处,下肢应靠近腹股沟部
B. 充气压力上肢以高于收缩压50mmHg,下肢高100mmHg
C. 上肢一次充气不超过1h,下肢不超过1.5h
D. 松开10-15分钟后再充气,以免发生神经并发症或肌球蛋白血症
E. 松止血带勿过快
4. [单选题]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是
A. 眶下孔与颏孔连线的中点与咬肌前缘的连线
B. 腮腺前缘至口角的连线
C. 腮腺前缘至鼻翼的连线
D. 鼻翼与口角的中点至耳屏间连线的中1/3段
E. 在眶外侧缘和外耳道口连线中点与咬肌前缘的连线
5. [多选题]受体具有下列特征
A. 有内源性配体
B. 与配体结合高选择性
C. 与配体结合高亲和性
D. 与配体结合不可逆性
E. 与配体结合饱和性
6. [单选题]不参与易出血区动脉丛吻合的是
A. 筛前、筛后动脉的中隔支
B. 鼻后中隔动脉
C. 腭大动脉和上唇动脉的中隔支
D. 脑膜中动脉
E. 鼻翼动脉的中隔支
7. [单选题]贫血病人术前准备不包括 ( )
A. 对贫血的原因作出判断
B. 补充铁剂
C. 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D. 术前加强营养
E. 快速大量输血
8. [单选题]关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了解患者肌肉软弱的程度及其对新斯的明的反应
B. 麻醉前禁用阿托品
C. 应用琥珀胆碱后一般无异常反应
D. 禁用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滞作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E. 避免使用对神经肌肉传导和呼吸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9. [多选题]需等待患者完全清醒方能拔管的患者包括
A. 手术涉及呼吸道而患者咽喉反射尚未满意恢复
B. 饱胃患者
C. 麻醉仍深,吞咽反射尚未恢复的患者
D. 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
E. 对颌、面、鼻腔手术涉及呼吸道者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55kg,因为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术中失血400ml,术后血压90/60mmHg,心率120次/分。此时输入下列哪种液体即可
A. 平衡液
B. 胶体液(代血浆)
C. 血浆
D. 浓缩红细胞
E. 全血
11. [多选题]围术期血液稀释疗法的作用是 ( )
A. 降低血液粘度、加速血流
B. 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供氧
C. 红细胞丢失较少
D. 异体血需求及输血并发症减少
E. 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12. [单选题]腧穴可分为三类,即( )
A. 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 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C.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 经穴、络穴、阿是穴
E. 经穴、络穴、经外奇穴
13. [单选题]诊断心肌缺血最早、最敏感的方法是
A. ECG
B. TEE
C. PCWP
D. CVP
E. HR譙BP
14. [单选题]热入营分证治疗时主要选用( )
A. 清营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虎汤
D. 小柴胡汤
E. 五味消毒饮
15.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脑电图 ( )
A. 体温
B. 血糖
C. 脑血流
D. 血液酸碱度
E. 外界刺激和精神活动
16. [单选题]某患者因外伤性肝破裂行急症手术,术前血压82/58mmHg,脉搏130次份。下列麻醉处理原则哪项错误
A. 立即开放静脉,加快输血输液
B. 待休克纠正后马上手术
C. 急查血气,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
D. 首选气管内插管全麻
E. 做好有创动脉、中心静脉压监测
17. [多选题]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有 ( )
A. 仪器设备故障
B. 麻醉选择不当
C. 麻醉操作不当
D. 麻醉管理不当
E. 麻醉用药错误
18. [单选题]典型左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
A. CO↓ LVEDP↓ PAWP↑ HR↑
B. CO↑ LVEDP↑ PAWP↓ HR↓
C. CO↓ LVEDP↓ PAWP↓ HR↑
D. CO↑ LVEDP↑ PAWP↑ HR↓
E. CO↓ LVEDP↑ PAWP↑ HR↑
19.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见于下列哪种病人 ( )
A. 脑出血
B. 胆囊结石
C. 梗阻性黄疸
D. 输尿管结石
E. 胃癌
20. [单选题]引起老年人脑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A. 脑血管阻力增加
B. 脑血流量减少
C. 脑脊液增加
D. 神经元进行性减少
E. 脑细胞质合成蛋白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