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计划生育医学中级专业题库精选(N8),更多计划生育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女性长期服用短效激素类避孕药可能增加下列哪方面的风险
A. 宫颈癌
B. 卵巢癌
C. 子宫内膜癌
D. 空腹血糖升高
E. 高血脂
2. [单选题]测定胎儿肾成熟度( )。
A. 羊水泡沫试验
B. 羊水肌酐测定
C. 羊水胆红素测定
D. 羊水脂肪细胞出现率
E. 羊水细胞学检查
3. [单选题]步骤1( )。
A. 夹持、提出、游离输精管
B. 分层隔离输精管残端
C. 抬高钳尖,突出输精管
D. 一次分开阴囊皮肤至输精管各层组织
E. 压挫并结扎输精管,切除1.5~2cm
4. [单选题]手术中识别输卵管的标志是
A. 输卵管间质部
B. 输卵管系膜
C. 输卵管外侧
D. 输卵管壶腹部
E. 输卵管伞
5. [单选题]有关阴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阴茎根与会阴之间
B. 肉膜含有弹性纤维和骨骼肌纤维
C. 阴囊为一皮肤囊袋
D. 分为左右两部
E. 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组成
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与雌激素分泌无关?( )
A. 卵巢颗粒细胞
B. 睾丸的支持细胞
C. 胎盘
D. 睾丸的间质细胞
E. 妊娠黄体
7. [单选题]关于生精细胞错误的是
A. 精子
B. 精子细胞
C. 精母细胞
D. 精原细胞
E. 支持细胞
8. [单选题]一女性婚育史如为足月产4次,早产1次,流产2次,现存子女3人。可简写为( )。
A. 1-2-3-4
B. 2-3-4-1
C. 3-4-1-2
D. 4-1-2-3
E. 4-3-2-1
9. [单选题]关于自然避孕法,正确的是( )。
A. 易孕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4±5天
B. 安全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推测
C. 产后或流产后的妇女最适合此种方法避孕
D. 妇女的排卵不受环境和情绪影响
E. 安全期避孕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10. [单选题]胎盘的组成包括( )。
A. 羊膜、包蜕膜、底蜕膜
B. 羊膜、底蜕膜、真蜕膜
C. 包蜕膜、底蜕膜、真蜕膜
D. 羊膜、叶状绒毛膜、真蜕膜
E. 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
11. [单选题]下列有关输精管绝育术对男性生殖道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输精管结扎术后睾丸体积无明显变化
B. 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无明显改变
C. 管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生精上皮不可逆性退化
D. 附睾管上皮吸收能力的有限导致附睾管扩张或破裂
E. 输精管吻合术可阻止早期附睾病变的发展
12. [单选题]关于睾丸活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睾丸活检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B. 睾丸活检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生精上皮损害
C. 取出的睾丸组织应立即用福尔马林液固定
D. 取出的睾丸组织应立即用Bouin液固定
E. 睾丸活检对睾丸体积正常、激素水平测定正常的无精子症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13. [单选题]关于药物流产,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 米非司酮作用于腺垂体而阻断孕酮的作用
B. 米非司酮可使妊娠蜕膜变性、坏死
C. 米非司酮可阻碍胚胎发育
D. 内源性前列腺素可诱发宫缩
E. 外源性前列腺素有溶黄体作用
14. [单选题]与慢性附睾炎鉴别最困难的疾病是
A. 急性前列腺炎
B. 睾丸肿瘤
C. 睾丸炎
D. 附睾囊肿
E. 附睾结核
15. [单选题]鉴别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正确的是( )。
A. 有黄素囊肿者为侵蚀性葡萄胎
B. 子宫标本镜下未见绒毛结构,仅能见到成团的滋养细胞者为绒毛癌
C. 侵蚀性葡萄胎都有肺内转移,而绒毛膜癌无肺内转移
D. 两者发病都可继发于足月产或流产后
E. 葡萄胎清宫后间隔半年以上者为绒毛膜癌
16. [单选题]关于紧急避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保护性性生活1周内放IUD为紧急避孕法
B. 紧急避孕药可于每次性交后服用
C. 紧急避孕药能使排卵延迟,服药后如不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很可能造成妊娠
D. 紧急避孕药可用于流产
E. 紧急避孕药可防止性病
1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8. [单选题]与病理缩复环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巨大胎儿
B. 羊水过多
C. 双胎妊娠
D. 胎盘早剥
E. 先兆子宫破裂
19. [单选题]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原因常与下列哪项情况有关
A. 慢性子宫内膜炎
B. 输卵管积水
C. 慢性输卵管炎
D. 卵巢肿瘤
E. 子宫肿瘤
20. [单选题]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生长发育的激素是( )。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卵泡刺激素
D. 黄体生成素
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