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病理学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M7),更多病理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尸体剖验描述正确的是 ( )
A. 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B. 可用于医疗纠纷或司法鉴定
C. 是对机体组织器官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
D. 常可以帮助查明死因,明确诊断,提高医疗水平
E. 通过尸体解剖,积累教学、科研素材,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2. [单选题]慢性肾盂肾炎与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区别主要是 ( )
A. 体积缩小
B. 质地变硬
C. 肾内小动脉硬化
D. 颜色苍白
E. 表面有不规则的凹陷性瘢痕
3. [单选题]风湿病最具特征性的显微镜下病理改变是
A. 胶原纤维素样坏死
B. 成纤维细胞增生
C. 基质黏液变性
D. 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
E. 风湿小体形成
4.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PTT异常,PT异常,提示共同凝血途径缺陷
B. APTT正常,PT异常,提示外源凝血途径缺陷
C. APTT、PT均正常,如FⅩⅢ定性试验阳性,提示FⅩⅢ缺陷
D. APTT异常,PT正常,提示内源凝血途径缺陷
E. APTT、PT均正常,肯定是正常人
5.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6. [单选题]检测凋亡细胞最特异性方法是 ( )
A. Giemsa染色
B. 苏木素-伊红染色
C. Mayer苏木素
D. TUNEL法
E. 用荧光染料
7. [单选题]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
A. 腹腔内、腹腔外和全身性疾病
B. 急性腹痛、慢性腹痛和牵涉痛
C. 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D. 神经性腹痛、反射性腹痛和牵涉痛
E. 内脏性腹痛、反射性腹痛和牵涉痛
8. [单选题]因咳嗽或用力呼吸后胸痛加剧最常见于
A. 心包炎
B. 心肌梗死
C. 食管炎
D. 心绞痛
E. 过度通气综合征
9. [单选题]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草绿色链球菌
C. 大肠杆菌
D. 绿脓杆菌
E. β溶血性链球菌
10. [单选题]关于细菌耐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约占三成,以链球菌和肠杆菌为主
B. 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由β-内酰胺酶介导的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ra-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由质粒介导的
D. Ⅰ类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耐药是由染色体编码产生的
E.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等都已成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棘手问题
11. [多选题]有关最大呼气流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常用日变异率来测定
B. 是用力肺活量测定过程中,呼气流速最快的瞬间流速
C. ≥20%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
D. 正常值<20%
E. 主要反映呼吸肌的力量及气道有无阻塞
12.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结局不包括
A. 可以死亡
B. 不发生死亡
C. 可引起瓣膜口狭窄
D. 可机化及瘢痕形成
E. 可引起器官栓塞
13. [多选题]心的生理功能是( )
A. 宣散卫气
B. 推动血行
C. 主神志
D. 开泄汗液
E. 主全身之气
14. [单选题]鉴别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异型增生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 )
A. 腺体排列拥挤,呈不规则形
B. 核分裂象可见
C. 上皮细胞具异型性
D. 有间质浸润
E. 间质减少
15. [多选题]可作为梅毒确诊实验的有
A.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B.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C. 组织切片镀银染色
D. 暗视野显微镜
E. 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
16. [多选题]乳腺纤维囊性变的病变特点包括
A. 形成大小不一的囊肿
B. 囊肿或扩张的导管上皮细胞大汗腺化生
C. 导管内上皮轻度普通型增生
D. 间质纤维化
E. 腺病背景
17. [单选题]下面叙述中哪项不符合Ⅱ型糖尿病 ( )
A. 成年发病,起病较轻,发展缓慢
B. 无抗胰岛细胞抗体
C. 胰岛数目正常或轻度减少
D. 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
E. 肥胖者多见
18. [单选题]临床触诊,乳腺肿物为圆形,界清,可移动。取活检组织,镜下见乳腺小导管增生,管腔有的变细长,管腔周围有多量纤维组织增生,并疏松染成淡蓝色。此瘤可能诊断为
A. 乳腺腺瘤
B. 乳腺腺病
C. 乳腺纤维腺瘤
D. 乳腺纤维瘤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下面选项中,胁痛和胃痛的区别是( )
A. 胀痛
B. 刺痛
C. 口干
D. 隐痛
E. 疾病部位不同
20. [单选题]充血是指
A. 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
B. 炎症时血管扩张
C. 动脉输入血量增多
D. 静脉输入血量增多
E. 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