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童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 苦味
B. 甘味
C. 辛味
D. 咸昧
E. 酸味
[单选题]反映疾病防止效果的指标有
A. 患病率、有效率、生存率
B. 发病率、转阴率、患病率
C. 治愈率、有效率、患病率
D. 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
E. 患病率、有效率、病死率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肺隔离症的病理特点有
A. 呈大叶性肺气肿改变
B. 分叶内型和叶外型
C. 异常血管供应
D. 多位于纵隔内
E. 胸膜肥厚
正确答案 :BC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即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多选题]评价一个13岁女孩的生长指标时,下列哪项是没有意义的
A. 身高按年龄×7+70计算
B. 检查牙齿发育
C. X线摄片,检查成骨
D. 生殖器官发育情况
E. 头围
正确答案 :ACE
[单选题]婴儿一般每日能量需求总量为( )
A. 397.4kJ/kg(95kcal/kg)
B. 460kJ/kg(110kcal/kg)
C. 502kJ/kg(120kcal/kg)
D. 250kJ/kg(60kcal/kg)
E. 42kJ/kg(10kcal/kg)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形成评价在健康教育干预哪个阶段进行
A. 开展中进行
B. 开展后进行
C. 过程中进行
D. 活动中进行
E. 开展前进行
正确答案 :E
解析:形成评价是在计划执行前或执行早期对计划所做的评价。通过收集信息,阐明社会问题或卫生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发现干预的有利条件和障碍,以帮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