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2024仿真在线题库(O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_正高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采取了患者的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时,符合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是()
A. 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标本
B. 标本要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
C.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
D. 标本送检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的条件
E. 采集的标本无菌操作接种到增菌肉汤中
2. [多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
A. 血糖升高,常>16mmol/L
B. 尿糖强阳性
C. 尿酮体阳性
D. 血清β-羟丁酸升高
E. 阴离子间隙降低
3. [多选题]关于霍乱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B. 只需少量细菌(102~103)即可使人感染发病
C. 细菌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
D. 为人畜共患病
E. 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4. [多选题]刚地弓形虫生活史中( )
A. 猫既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
B. 人是终宿主
C. 人是中间宿主
D. 猪、鼠、兔等为中间宿主
E. 猪、鼠、兔等为终宿主
5. [多选题]奈瑟氏菌属的特点
A. 革兰阴性双球菌
B. 无鞭毛
C. 无芽孢
D. 有菌毛
E. 兼性厌氧菌
6. [多选题]以下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的是
A. 妊娠与分娩
B. 急性感染或炎症
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骨髓纤维化症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7. [多选题]鉴别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与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方法是
A. 对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B. 生化试验
C. 敏感噬菌体裂解试验
D. 与O1群抗血清凝集试验
E. 测定肠毒素
8. [多选题]量值溯源是
A. 建立和保证不同方法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过程
B. 使常规质控结果与标称值一致
C. 使常规检验结果与参考方法结果一致
D. 使用参考方法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与真值一致
E. 使常规检验结果与有证参考物质的定值一致
9. [多选题]白喉棒状杆菌是
A. 革兰阳性杆菌
B. 菌体粗细不一、长短不一
C. 菌体着色均匀
D. 生长营养要求较高
E. 条件致病菌
10. [多选题]衣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A. 对抗生素不敏感
B. 以复制方式繁殖
C. 能通过细菌滤器
D.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E. 没有肽聚糖
11. [多选题]关于患者检测管理的评估,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应对标本拒收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B. 应对检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C. 应对检测结果解释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D. 是否按检测的优先顺序(急诊、常规等)及时地报告患者检测结果
E. 患者不应对检测信息提出质疑
12. [多选题]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A. 常因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而感染
B. 潜伏期4小时
C. 主要致病物质是耐热溶血毒素
D.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E.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13. [多选题]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能忽视与供应商关系,下列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
A.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供应商相关
B. 主要仪器设备应由供应商定期校准
C. 邀请供应商参与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
D. 使供应商清楚地认识到患者的需求
E. 应与供应商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方式
14. [多选题]锥虫感染宿主后常可引起哪些疾病( )
A. 锥虫下疳
B. 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肿大、脾充血肿大
C. 睡眠病
D. 贫血
E. 象皮肿
15. [多选题]以下关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正确的是()
A.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设施和布局一般要求符合“生物安全3级”标准
B. 设计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微生物对实验室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污染
C. 入口处贴有醒目的生物危险标志
D. 实验室须安装能自动关闭带锁的门,门上有可视窗,有防节肢动物的设施
E. 实验室须配备实验检测设备、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16. [多选题]病毒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
A. 病毒毒力较低
B. 宿主抵抗力强
C. 病毒不能到达靶器官
D. 病毒不侵入血流
E. 病毒抗原性稳定
17. [多选题]氯的测定方法有
A. 离子选择电极法
B. 硫氰酸汞比色法
C. 硝酸汞滴定法
D. 电量分析法
E. 酶法
18. [多选题]实验室对新批号的试剂和关键耗材进行验收的内容包括()
A. 包装完整性
B. 试剂盒耗材有效期
C. 试剂的核酸提取效率和核酸扩增效率
D. 试剂的批间差异
E. 关键耗材的抑制物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物质可构成病原菌的侵袭力
A. 普通菌毛
B. 芽胞
C. 荚膜
D. 壁磷壁酸
E. A族链球菌M蛋白
20. [多选题]关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后,正确的叙述是
A. 血清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逐步下降,则预后不佳
B. 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逐步下降,则预后不佳
C. 血清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持续升高,则预后不佳
D. 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持续升高,则预后不佳
E. 血清或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下降,则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