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副高考试宝典内科护理副高医学高级职称易错易混在线题库(AI9),更多内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洋地黄后,出现下列哪项症状,可以确定为洋地黄中毒
A. 恶心、呕吐
B. 黄视或绿视
C. 疲乏无力
D. 心悸气急
E. 房性期前收缩
2. [单选题]震颤麻痹的主要病变机制为
A. 黑质变性
B. 纹状体变性
C. 红核变性
D. 小脑变性
E. 脑干变性
3. [单选题]患者,男性,41岁,间歇性血尿3年,2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血压160/90mmHg,无水肿,尿蛋白(+++),变形性红细胞满视野,血肌酐108μmol/L,临床诊断最可能为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C. 慢性肾小球肾炎
D.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E. 肾病综合征
4. [单选题]低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几人较为合适
A. 4~8人
B. 8~15人
C. 10~15人
D. 12~15人
E. 3~7人
5.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加强安全措施
B. 去除和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C. 注意休息
D. 合理饮食
E.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 [单选题]第1次产前检查最迟在怀孕后的
A. 1周
B. 3周
C. 6周
D. 12周
E. 15周
7. [单选题]下列疾病病理改变主要在肾,临床表现在膀胱的是
A. 肾结石
B. 肾结核
C. 多囊肾
D. 肾肿瘤
E. 肾脓肿
8. [多选题]血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有
A.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织炎的表现)
B.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C.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T>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D.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E. 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
9. [多选题]为预防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用作鞘内注射的化学治疗药物是
A. 柔红霉素
B. 阿糖胞苷
C. 环磷酰胺
D. 甲氨蝶呤
E. 6-巯基嘌呤
10. [单选题]唐某,男,50岁。入院后确诊原发性肝癌,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此病人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术前行碘过敏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B. 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
C. 术后禁食2~3天,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
D. 穿刺部位包扎后无须压迫,以免影响穿刺肢体血液循环
E. 术后应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24小时
11. [单选题]医疗行为中,医务人员有责任为患者的隐私保密,这主要是体现医学伦理原则中的
A. 不伤害原则
B. 有利原则
C. 尊重原则
D. 公正原则
E. 人道主义原则
12.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该注意
A. 起始用量要足
B. 撤减药要快
C. 撤减药要慢
D. 维持用量要短
E. 维持用量要久
13. [单选题]设计和培育护理文化,要体现护理专业的个性以及医院文化特色,此处描述的是护理组织文化的
A. 实践性
B. 群众性
C. 针对性
D. 整合性
E. 独特性
14. [单选题]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个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收入院。查T39.2℃,P110次/分,查体过程中病人又连续抽搐两次。针对病人目前的情况,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酒精擦浴降温
B.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C. 保持环境安静
D. 清理呼吸道
E. 遵医嘱给予甘露醇
15. [单选题]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方法时,应注意
A. 加强宣传教育
B. 管理者应全权负责目标的实施
C. 目标应该有难度,以激发护士潜力
D. 目标数目应该多,涉及面应该广
E. 目标应该由管理者负责制定
16. [单选题]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是
A. 缺氧
B. 血液黏稠度增加
C. 肺动脉高压形成
D. 右心室肥大
E. 右心功能不全
17. [多选题]1997年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继续护理教育的法规,使继续护理教育开始 ( )
A. 正规化
B. 制度化
C. 规范化
D. 标准化
E. 法制化
18. [单选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产生剧痛的原因是
A. 血管痉挛
B. 血管内膜增生、血栓形成
C. 肌肉萎缩、营养障碍
D. 血管壁交感神经网被纤维组织粘连压迫
E. 肢体坏死
19. [单选题]急救物品完好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属于
A. 要素质量
B. 环节质量
C. 终末质量
D. 过程质量
E. 行为质量
20. [单选题]某医院研究一种新型手消毒剂的效果,在医院手术科室系统随机抽取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洗手法)100例和实验组(使用手消毒剂)100例。结果对照组中发生医院感染5例,实验组为4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0.8
B. 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1.2
C. 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值为0.5
D. 可计算比值比,值为0.8
E. 可计算比值比,值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