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卫生管理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题库(C9),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是医学预防中的重要任务,采用以下哪个指标进行筛选能发现最早期发病人群( )
A. 内暴露剂量
B. 早期生物效应分子
C. 生物作用剂量
D. 出现靶器官细胞凋亡
E. 测量易感基因
2. [单选题]《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师考核周期为( )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E. 4年
3. [单选题]亲友互助献血,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后应如何( )
A. 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
B. 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卖血
C. 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
D. 经治医师负责采血和贮血
E. 护士负责采血和贮血
4. [单选题]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是( )
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E. 以上均是
5.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是规定报告的甲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
A. 麻疹
B. 鼠疫
C. 出血热
D. 狂犬病
E. 炭疽
6. [单选题]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三年。医院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若导致严重后果,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行政负责人给予( )
A. 行政处分
B. 行政罚款
C. 注销注册
D. 吊销执照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 )
A. 人群研究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B. 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的逻辑思维框架
C. 医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标准
D. 流行病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
E. 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
8.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指( )
A. 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
B.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C.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D. 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E. 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9. [单选题]方差分析中要求( )
A. 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B. 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C. 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D. 两样本方差相等
E. 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10. [单选题]美国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解决的办法为( )
A. 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
B. 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
C. 依靠抑制生物因子
D. 依靠发达的经济
E. 依靠改变吸烟等不良行为
11. [单选题]健康教育中知信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必然关系
B. 因果关系
C. 趋势关系
D. 依存关系
E. 递进关系
12. [单选题]比较某地区解放以来三种病的发病率在各个年度的发展速度,应该绘制( )
A. 直方图
B. 圆图
C. 普通线图
D. 半对数线图
E. 百分条图
13. [单选题]夫妻不和的男外科大夫事故发生率较高,如果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 )
A. 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医师
B. 不是外科医师的男性
C. 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医师
D. 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医师的男性
E. 未出事故的外科医师之妻
14. [单选题]对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明确研究目的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可测量的指标
B. 建立问题库
C. 从问题库中筛选合适的条目设计成问卷
D. 对设计的问卷进行试用和修改
E. 不需要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15. [多选题]卫生统计学主要用于
A. 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因素及生物因素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B. 评价医疗卫生措施的质量和效果
C.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D. 电子计数器的普及
E. 正确认识医学科研及医学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16. [单选题]3岁儿童人幼儿园时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无症状HBsAg携带者
B.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C.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 HBV既往感染
E.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17. [多选题]病人的基本权利包括( )
A. 医疗权
B. 自主权
C. 知情同意权
D. 保密权
E. 隐私权
18. [单选题]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4C,不包括( )
A. content
B. connection
C. communication
D. commerce
E. care
19. [多选题]以统计图表示连续性变量,可选用
A. 条图
B. 直方图
C. 普通线图
D. 半对数线图
E. 圆图
20. [多选题]后勤管理的效益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A. 后勤设备管理评价
B. 社会效益评价
C. 经济效益评价
D. 后勤服务评价
E. 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