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小儿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讲解(AJ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28   [手机版]    

小儿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讲解(AJ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小儿外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3冲刺密卷讲解(AJ2),更多小儿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能区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有

A. 胆汁溶菌试验
B. 菊糖发酵试验
C. Optochin试验
D. 荚膜肿胀试验
E. ASO试验


2. [多选题]可引起血清铁降低的情况有

A. 慢性感染
B. 缺铁性贫血
C. 恶性肿瘤
D. 溶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单选题]吐血的特有症状为( )

A. 血中夹有食物残渣
B. 出血
C. 呕吐
D. 大便秘结
E. 柏油样便


4. [单选题]属于气虚、阳虚和血虚共同特点的是( )

A. 疲倦乏力
B. 自汗盗汗
C. 形寒肢冷
D. 舌淡苔白
E. 心悸失眠


5. [多选题]散发性克汀病的治疗原则为

A. 注意剂量个体化
B. 不必终身服药
C. 早诊断,早治疗
D.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骨龄
E. 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6.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治疗原则为( )

A. 调理脏腑
B. 化痰止咳
C. 燥湿化痰
D. 疏散解表
E. 祛邪利肺


7. [多选题]深吸气量组成包括

A. 补吸气容积
B. 补呼气容积
C. 残气量
D. 潮气容积
E. 肺活量


8. [单选题]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 )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寒者热之


9. [单选题]病人外感风寒其脉可见( )

A. 浮缓
B. 浮紧
C. 沉紧
D. 浮数
E. 沉细


10. [多选题]肌张力减低见于

A. 周围神经炎
B. 小脑病变
C. 锥体外系受损
D. 锥体束受损
E. 前角灰质炎


11. [多选题]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

A. 山药
B. 黄精
C. 天冬
D. 熟地黄
E. 莲子


12. [单选题]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的是( )

A. 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
B.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
C. 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13. [多选题]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

A. 足太阴经
B. 足少阴经
C. 足阳明经
D. 任脉
E. 足厥阴经


14. [多选题]目前关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的假说有

A. 遗传因素
B. 供血不足
C. 分娩损伤
D. 先天畸形
E. 产伤出血


15. [多选题]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 )

A. 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B. 对立是绝对的
C. 既可以孤立存在,又可相辅相成
D. 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
E. 对立是相对的、暂时的


16. [多选题]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 合并其他严重畸形
B. 低体重儿
C. 广泛肠坏死和穿孔
D. 术后肠梗阻持续存在或再发
E. 短肠综合征


17. [单选题]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点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8. [单选题]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9. [多选题]有关脐疝恰当的是

A. 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B. 一种发育缺陷
C. 多见于学龄儿童
D. 女孩比男孩多2~3倍
E. 胚胎期感染所致


20. [多选题]小儿麻痹症的特点有

A.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发病
B. 男性多于女性
C. 属运动系统继发性畸形
D. 上肢畸形比下肢畸形多见
E. 运动瘫痪,感觉正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0jrrvo.html
  • 下一篇:小儿外科正高医学职称备考在线题库(AJ3) 脉搏至数较正常脉象慢的有( )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钙离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与肺有效气体交换有关的因素是属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有( )虚证胁痛的治疗不宜采用( )喘证的病机为(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