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疾病控制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D4),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 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 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 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 以上均不对
2. [单选题]霍乱患者发生剧烈腹泻、呕吐的机制是
A. 细菌内毒素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
B. 细菌的溶血素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C. 细菌产生的酶引起黏膜的损害和炎症
D. 细菌外毒素(肠毒素)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所致
E. 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3. [单选题]膳食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
A. 蔬菜
B. 米饭
C. 面粉
D. 肉类
E. 食盐
4. [单选题]总体的要求是
A. 大量的
B. 同质的
C. 随机的
D. 固定的
E. 对称的
5. [单选题]抽样方法不包括
A. 随意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6. [单选题]某医师要寻找一个指标来反映疾病与病因联系强度,下列指标中最好的是
A. 潜伏期
B. 特异危险性
C. 相对危险性
D. 致病因子的流行率
E. 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
7.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中,对疑似病人
A. 予以隔离治疗
B. 予以医学观察
C. 予以强制隔离治疗
D. 予以严格隔离治疗
E. 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8. [多选题]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
A. 样本小,获结果快
B. 费用少
C. 需长期随访
D. 可用于少见病的研究
E. 可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9. [单选题]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
A. 直方图
B. 普通线图
C. 半对数线图
D. 直条图
E. 复式直条图
10. [单选题]被誉为传播学的经典传播模式是
A. 马斯洛多层次传播
B. 施拉姆双向传播
C. 拉斯韦尔五因素
D. 华生四通道因素
E. 格林互动传播
11. [单选题]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A.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造成
B.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
C.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
D.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
E. 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告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
12. [单选题]HIV引起AIDS的感染类型属于
A. 隐性感染
B. 隐伏感染
C. 慢性感染
D. 急性感染
E. 慢病毒感染
13. [单选题]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A. 普查
B. 社区实验
C. 队列研究
D. 现场实验
E. 临床试验
14. [单选题]下列属于主动监测的是
A.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 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
C.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D.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 单病种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出血热、伤寒等的监测
15.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A. 补中益气丸
B. 理中丸
C. 左归丸
D. 金匮肾气丸
E. 六味地黄丸
16. [单选题]要考查血铅和发铅的关系,宜绘制
A. 百分条图
B. 统计地图
C. 直方图
D. 线图
E. 散点图
17. [单选题]关于克山病心脏病理改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心脏扩大
B. 心肌坏死
C. 心室壁增厚
D. 心肌实质变性
E. 心内膜斑块状增厚
18. [单选题]某医师研究新生儿黄疸病;其条件是选择100名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期同医院同等数量没有黄疸病的新生儿;然后询问产妇及查阅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 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现况调查研究
E. 临床随访研究
19. [单选题]比较两组观察值单位不同时的变异程度大小要用
A. 离均差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变异系数
E. 方差
20. [单选题]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传染性的一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是
A. 抗- HBs阳性,抗- HBc阳性
B. 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 HBc阳性
C. HBsAg阳性,抗- HBe阴性
D.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 HBc阳性
E. HBsAg阳性,抗- HBs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