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一位病人有行走不稳(夜晚黑暗时加重),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跨步阔大,举足过高,踏步作响,应考虑为
A. 感觉性共济失调
B. 前庭功能障碍
C. 下肢痉挛性轻瘫
D. 鸭步
E. 小脑性共济失调
2. [单选题]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说的核心是
A. 遗传决定论
B. 同一性-角色混乱
C. 自卑情节
D. 社会环境决定论
E. 潜意识
3. [单选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病历保存年限分别是
A. 10年;30年
B. 10年;20年
C. 15年;30年
D. 10年;15年
E. 15年;20年
1.正确答案 :A
解析:感觉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2.正确答案 :B
解析: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说的核心是同一性一角色混乱,这个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学说的生殖阶段。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此期儿童学会应付生活的各种策略,并承担正常的社会角色。
3.正确答案 :C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0k0l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