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免疫副高2024真题答疑(W2),更多临床免疫(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符合糖尿病代谢变化的是
A. 肌糖原合成增加
B. 肌肉蛋白分解增加
C. 肝糖原合成增加
D. 肝合成胆固醇减少
E. 糖异生减少
2. [单选题]与RIA比较,IRMA的特点不包括
A. IRMA的反应速度更快
B. 非竞争结合,使IRMA更易检测微少含量的抗原
C. 抗体用量大但K值要求不高
D. 反应参数与待测抗原含量成反比
E.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3. [单选题]下列描述不属于免疫胶乳比浊法特点的是
A. 抗体用量比较大
B. 敏感度较高,可达ng/L水平
C. 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
D. 免疫胶乳轻度自凝或抗体活性下降会严重影响结果
E. 以上都不对
4. [多选题]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 ( )
A. CTL
B. NK细胞
C. T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多选题]属于细胞分选器组成内容的是
A. 细胞分布
B. 水滴形成
C. 分选逻辑电路
D. 水滴充电
E. 水滴偏转
6. [多选题]PEG比浊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应注意的有 ( )
A. 应空腹采血
B. 温度、离心速度和时间应严格掌握
C. 标本反复冻融可引起浊度增加
D. 2%PEG只能沉淀较小分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E. 温度每升高1℃,A值就下降0.02
7. [单选题]患者女,28岁,2006年12月患者因饮食欠佳,恶心呕吐,皮肤发黄,巩膜黄等症前来就医。检查:乙肝大三阳,肝功能重度异常(AST:560单位),HBV-DNA阳性。如要确定是否急性乙肝,需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B.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
C.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
D.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
E. 以上均不对
8. [单选题]DTH反应
A. 去除补体可以增强
B.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C. 依赖于T细胞
D. 抗体可以增强其反应
E. 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增强
9. [多选题]室间质评的主要作用是( )
A. 是评价实验室是否胜任相应检测工作的能力
B. 是对临床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补充
C. 是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检查的补充
D. 是医疗差错和事故鉴定中的重要条件
E. 增加患者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
10. [单选题]呕吐伴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痛可见于
A. 慢性胆囊炎
B. 消化性溃疡
C. 肝硬化
D. 急性胃炎
E. 胆石症
11. [单选题]在PBMC悬液中加入直径为3μm的羟基铁粉颗粒,置37℃中充分反应后,上层液中的主要细胞是
A. B细胞
B. T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
E. PBMC中混入的杂质细胞
12. [单选题]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 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
B. 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 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D. 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
E. 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
13. [单选题]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
B. 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
C. 主要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D. 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
E. 生物学效应强
14. [单选题]男性,70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30年。1个月前开始出现不规则上腹痛,进食差,体重减轻约6kg,今晨突发呕血,量约100m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胃黏膜病变
B. 胃癌
C.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D. 消化性溃疡
E.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15. [单选题]下丘脑-腺垂体调节激素的分泌调控,主要受其调节的内分泌靶腺(细胞)释放的激素水平长反馈调节,主要作用于腺垂体的激素是
A. 皮质醇
B. 雌二醇
C. 醛固酮
D. 生长激素
E. 甲状腺激素
16.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各组分的定量测定可采用哪些方法
A. 单向琼脂扩散法
B. 散射免疫比浊法
C. ELISA法
D. RIA法
E. 以上4种方法均可
17. [单选题]有鞭毛抗原的沙门菌变为无鞭毛抗原的沙门菌,这种变异称作( )
A. S-T变异
B. S-T-R变异
C. H-O变异
D. V-W变异
E. 位相变异
18. [单选题]螺杆菌属是
A. 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B. 从埃希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C. 从耶尔森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D. 从枸橼酸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E. 从沙门菌属中划分出来的新菌属
19. [单选题]对pH变化最敏感的染料是
A. 得州红(Texasred)
B. FITC
C. 罗丹明X(X-RITC)
D. 藻红蛋白(PE)
E. 别藻青蛋白(APC)
20. [单选题]下列免疫细胞相互作用需要抗体参加的是( )。
A.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B. Th与B细胞相互作用,使B细胞获得活化的第2信号
C. 杀伤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D. 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
E. APC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