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儿,4岁。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患儿,4岁。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其证候是( )
A. 肺脾气虚
B. 营卫失调
C. 脾肾两虚
D. 肺脾阴虚
E. 气阴两虚证
[单选题]具有调节汗孔开阖作用的气是( )
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脏腑之气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太阴之为病
A. 脉微细,但欲寐也
B.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C.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D. 口苦,咽干,目眩也
E. 胃家实是也
正确答案 :C
解析:记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单选题]失眠诊断为心肾不交证的依据是
A. 心烦多梦,颧红盗汗
B. 心悸怔忡,肢肿尿少
C. 心烦健忘,脉象细数
D. 心烦遗精,腰酸潮热
E. 心烦而悸,舌红少苔
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肾不交证以心烦、失眠、梦遗、耳鸣、腰酸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因肾阴亏损,水不济火,不能上养心阴,心火偏亢,扰动心神,则心烦、失眠;肾阴亏虚,骨髓失聪,脑髓失养,腰膝失养,则耳鸣,腰酸;虚火内炽,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梦遗。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常用于治疗呃逆的是
A. 睛明
B. 丝竹空
C. 天突
D. 印堂
E. 攒竹
正确答案 :E
解析:攒竹穴是治疗呃逆的经验效穴。
[单选题]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c
正确答案 :A
解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单选题]舌苔由薄转厚的临床意义是( )
A. 正气渐复
B. 邪气入里
C. 胃阴衰亡
D. 由虚转实
E. 由实转虚
正确答案 :B
解析:在疾病过程中,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映邪正的消长进退。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
[单选题]患者女,29岁。产后哺乳期2个月,右侧乳房肿胀疼痛2天,乳汁郁结成块,皮色微红,伴恶寒发热,周身疼痛,苔薄,脉数。治疗应首选的方药为
A. 瓜蒌牛蒡汤
B. 透脓散
C. 托里消毒散
D. 橘叶散
E. 柴胡疏肝散
正确答案 :A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诊为乳痈,气滞热蕴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产后恣食厚味,胃内积热,以致肝胃蕴热,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不通则痛,故乳房肿胀疼痛有块;毒热内蕴,故患侧乳房皮肤微红;邪热内盛,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故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经热盛,故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弦脉属肝,数脉主热。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