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肛肠正高卫生职称真题剖析(A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0   [手机版]    

中医肛肠正高卫生职称真题剖析(A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正高卫生职称真题剖析(A0),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在实验条件下,将红细胞置于0

A. 红细胞叠连现象
B. 红细胞皱缩
C. 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D. 红细胞沉降速度减慢
E. 溶血现象


2. [多选题]厚朴大黄汤与下列哪些方剂的药味相同( )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三物汤
E. 厚朴麻黄汤


3. [单选题]《本神》说“意有所存谓之”

A. 智
B. 虑
C. 思
D. 志
E. 意


4. [多选题]肛管癌及肛周癌的常见的症状是

A. 便血
B. 持续性疼痛、排便后加重
C. 大便习惯改变
D. 肛门瘙痒
E. 局部分泌物多


5. [单选题]《素问·痿论》认为“痿躄”的主要病机是

A. 宗筋弛纵
B. 骨枯髓虚
C. 胞络阻绝
D. 肺热叶焦
E. 肌肉濡渍


6. [多选题]主治心中痞的方剂有( )

A. 枳实薤白桂枝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茯苓杏仁甘草汤
D. 桂枝生姜枳实汤
E. 人参汤


7. [多选题]仲景《中风历节病篇》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有( )

A. 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B. 阴血不足,外受风邪
C. 阳虚失温,寒邪直中
D. 气虚饮酒,汗出当风
E. 房劳伤肾,肾虚水泛


8. [单选题]桃核承气汤中,用桂枝的主要作用是

A. 调和营卫
B. 通阳化气行水
C. 通经活血
D. 温通心阳
E.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9. [多选题]温经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吴茱萸、桂枝、甘草
B. 当归、川芎、白芍
C. 人参、丹皮、阿胶
D. 半夏生姜麦冬
E. 黄芪茯苓山药


10. [多选题]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A. 藿香
B. 苍术
C. 砂仁
D. 紫苏
E. 黄芩


11. [单选题]据《灵枢·水胀》内容,因腹腔肿瘤,在疾病后期,症见腹大如怀孕状,但不影响月经者,是

A. 鼓胀
B. 肤胀
C. 肠蕈
D. 石瘕
E. 积聚


12. [多选题]天冬的功效是

A. 养阴润燥
B. 清心火
C. 清肺生津
D. 养肝明目
E. 润肠通便


13. [单选题]"虚烦"一词是指

A. 阳虚心烦
B. 血虚心烦
C. 阴虚心烦
D. 阴阳两虚心烦
E. 无形邪热扰于胸隔心烦


14. [多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症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机理是( )

A. 卫表阳虚
B. 表有风寒
C. 气津两伤
D. 汗出肌疏
E. 里有阳虚


15. [多选题]桂枝人参汤证可见( )

A. 发热
B. 里急后重
C. 心下痞硬
D. 利下不止
E. 利下赤白黏液


16.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口渴或口不渴
B.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 发热或不发热
D. 恶寒或不恶寒
E. 烦躁或不烦躁


17. [多选题]可用秦艽治疗的病证有

A.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B. 湿疹瘙痒、疥癣
C. 中风不遂
D. 骨蒸潮热
E. 湿热黄疸


18. [单选题]《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指的是

A. 脾气虚发热
B. 肝肾阴虚发热
C. 肺胃阴虚发热
D. 外邪化热入里伤阴发热
E. 心阴虚发热


19. [多选题]《金匮要略》根据病因,将黄疸病分类归为( )

A. 黄汗
B. 谷疸
C. 酒疸
D. 女劳疸
E. 黑疸


20. [单选题]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是

A. 1:1:1
B. 1:2:1
C. 3:2:1
D. 2:2:1
E. 3:3:2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n42xn.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正高卫生高级职称高效提分在线题库(A1) 认为“其慓悍者”可以升麻与葛根的功效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的顺天守时养生法则是( )下列药物中有开窍醒神作用的药物是下列哪些方中附子炮用据《灵枢·本神》,心的阴阳属性为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