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3心血管内科医学副高全套模拟试题(AH5),更多心血管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张某某,男,32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较舒,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疗宜选(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2. [单选题]体格检查时,对淋巴结的检查,正确的是
A. 在全身各部分查体后,再系统地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
B. 查体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部浅表的淋巴结
C. 检查淋巴结应该双手同时触诊
D. 肿大淋巴的个数对判断良恶性疾病最重要
E. 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对判断良恶性疾病最重要
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心脏压塞的体征
A. 肺部大量湿性啰音
B. 休克
C. 颈静脉曲张
D. 心率减慢
E. 心音低远
4. [多选题]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
A. 缺血性心脏病
B. 瓣膜性心脏病
C. 心肌疾病
D. 急性胰腺炎
E. 高血压
5. [多选题]洋地黄中毒因素
A. 过量应用
B. 心肌缺血、缺氧
C. 水电解质紊乱
D. 药物相互作用
E. 肾功能不全
6. [单选题]下列有关心血管神经症描述错误的是
A. 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更年期的妇女
B. 病因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与性格有关
C. 心血管神经症不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D. 常有神经系统的失调
E. 常有内分泌系统的失调
7. [单选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可引起栓塞
B. 以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上最为常见
C. 易发生于室缺的左心室心内膜上
D. 易发生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的心房面
E. 赘生物直径在3mm以下常不能被超声心动图检出
8. [单选题]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A. 病情重,预后差
B. 高热持续不退
C. 易伤津耗气
D. 扰动心神
E. 传染性强
9.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征
A. 颈动脉搏动明显
B. Duroziez双重音
C. 交替脉
D. 毛细血管搏动
E. 枪击音
10.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50次/分,常采用的措施是
A. 不需治疗
B. 口服氨茶碱
C. 皮下注射阿托品
D. 含服异丙肾上腺素
E. 静滴去甲肾上腺素
11. [单选题]女,21岁,突然发作持续性心悸1小时,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心电图: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0.11秒,未见明确P波。经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目前应首先选用哪种方法治疗 ( )
A. 静脉注射维拉帕米
B. 静脉注射奎尼丁
C. 肌内注射新斯的明
D. 静脉注射西地兰
E. 同步直流电复律
12. [单选题]大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
B. 肾内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C. 血管舒张肽减少
D. 血浆肾素活性升高
E. 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增加
13. [单选题]下列不属关元穴主治的是( )
A. 眩晕
B. 痛经
C. 泄泻
D. 中风闭证
E. 疝气
14. [多选题]在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法中,除了血压升高水平(1,2,3)外,尚须结合
A. 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B. 各种并发症
C. 冠心病
D. 靶器官损害
E. 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15. [单选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较其他血管扩张药有以下何项优点
A. 同时扩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
B. 可与洋地黄及利尿药合用
C. 不引起心率反射性增快
D. 无继发性钠、水潴留作用
E. 适宜于多型心力衰竭
16. [单选题]不属于个人史内容的是
A. 受教育程度
B. 特殊嗜好
C. 工业毒物接触情况
D. 经济情况
E. 计划生育情况
17. [单选题]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是
A. 胸闷、气短
B. 猝死
C. 栓塞
D. 心律失常
E. 心室收缩不全所致的泵功能障碍
18.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直接镜检适用于初步诊断,速度一般为5~10分钟
B. 免疫荧光(直接法)适用于快速诊断,速度一般为1~2小时
C. 微量鉴定系统适用于鉴定的,速度为3~6小时
D. 常规培养鉴定适用于确定诊断,速度为数天
E. 胶乳凝聚适用于慢速诊断,速度一般需要数天以上
19. [单选题]男性,48岁,因偶发心悸,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平均心率62次/分,房性期前收缩58次/24小时,ST段无异常,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是
A. 美托洛尔口服
B. 普罗帕酮口服
C. 钾镁盐类口服
D. 临床观察
E. 地高辛静滴
20. [单选题]热痹的治法是( )
A. 清热通络,疏风祛湿
B. 清热解毒,养阴除痹
C. 清热化湿,凉血除痹
D. 祛风化湿,通络除痹
E.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