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历年真题及答案(AH4),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些是效应评价的内容
A. 人群健康需求评估
B. 传播材料的预实验
C. 行为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估
D. 传播媒体的评估
E. 人群的参与度
2. [单选题]我国母婴保健法的立法宗旨是( )
A. 保障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B. 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C. 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D. 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E. 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3. [单选题]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抑制作用的膳食成分是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B
C. 植酸盐
D. 肉类
E. 有机酸
4. [单选题]能引起“醉酒症状”的是
A. 砷中毒
B. 锌中毒
C. 亚硝酸盐中毒
D. 赤霉病麦中毒
E. 毒蕈中毒
5. [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遗传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B. 过敏原暴露是发生食物过敏的先决条件
C. 婴幼儿对多种抗原敏感的原因可能是肠道分泌的分泌型IgG较少
D. 食物过敏原与其他抗原的作用效果是相加的
E. 婴幼儿对多种抗原敏感的原因是肠道功能不成熟
6. [单选题]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
A. 甘氨酸
B. 丙氨酸
C. 天冬氨酸
D. 乙醇
E. 谷氨酸
7. [单选题]某学者对某中学2341名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普查,结果在325名学生粪便中发现蛔虫卵,则
A.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发病率为13.88%
B.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检出率为13.88%
C.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期间患病率为13.88%
D.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罹患率为13.88%
E. 该中学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3.88%
8. [单选题]生命质量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哪个领域
A. 生物学
B. 医学
C. 社会学
D. 管理学
E. 哲学
9. [单选题]对于明显偏离正态性和方差不齐的资料,通常选用的处理方法是
A. 变量变换
B. t检验
C. u检验
D. F检验
E. q检验
10. [单选题]内伤发热,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舌质青紫,脉涩为( )
A. 气郁发热
B. 气虚发热
C. 阴虚发热
D. 瘀血发热
E. 湿阻发热
11. [单选题]染色体畸变有
A. 颠换
B. 置换
C. 转换
D. 切换
E. 互换
12.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
A. 催针法
B. 提插法
C. 捻转法
D. 震颤法
E. 刮针法
13. [多选题]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场所的有利条件有( )。
A. 糖类、蛋白质、脂类已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B. 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C. 小肠有特殊的绒毛结构
D.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E. 节律性分节运动
14. [单选题]下述良性胃溃疡钡餐造影X线征象哪项是不正确的
A. 龛影
B. 黏膜集中
C. 小弯短缩
D. 充盈缺损
E. “B”形胃
15. [单选题]下列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酸
C. 淀粉
D. 氨基酸
E. 维生素
16. [单选题]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 职业人群
B. 特殊暴露人群
C. 一般人群
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 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17. [单选题]健康促进规划的过程评价主要关注
A. 计划是否完善、合理、可行
B. 项目活动的数量、质量、效率
C. 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
D. 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E. 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
18. [单选题]有关毒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接触途径和方式、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可影响物质的毒性
B. 毒性高的物质需要较大的量才呈现毒性
C. 决定毒性的因素是与机体接触基础的剂量
D.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E. 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
19.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开始增加动物蛋白时
A. 选择产氨较多的蛋白质
B. 不宜供给含植物蛋白质的食品
C. 应增加含氮多的动物蛋白
D. 动物性蛋白中牛奶含氮最少
E. 动物性蛋白中鸡肉含氮最少
20. [单选题]医学模式是
A. 人类对健康问题观察、处理的宏观概括
B. 人类对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C. 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D. 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的世界观
E. 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的标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