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题库(@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02   [手机版]    

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题库(@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题库(@2),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并发症不包括( )

A. 玻璃体积血
B.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C. 黄斑囊样水肿
D.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E.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 [多选题]《素问·热论》所言病在“阳明”的表现有

A. 身热
B. 头项痛
C. 耳聋
D. 目疼而鼻干
E. 不得卧


3.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骨将惫"具备下列症状( )

A. 转摇不能
B. 不能久立
C. 屈伸不能
D. 行则偻附
E. 行则振掉


4. [单选题]VEP起源于

A. 视神经
B. 视杆细胞
C. 色素上皮
D. 神经节细胞
E. 视锥细胞


5. [多选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药物是

A. 淫羊藿
B. 巴戟天
C. 桑寄生
D. 狗脊
E. 杜仲


6. [单选题]气轮疾病常见的症状是:

A. 胞肿如桃
B. 白睛红赤
C. 睑弦赤烂
D. 翳膜遮睛
E. 热泪如汤


7. [多选题]黄斑部具有以下生理特点

A. 位于视网膜正后极
B. 无血管
C. 是视锥细胞主要分布部位
D. 是视杆细胞主要分布部位
E. 是视力最敏锐之处


8. [多选题]“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中的“门户”是指

A. 幽门
B. 阑门
C. 户门
D. 贲门
E. 魄门


9. [单选题]数情交织伤及的脏腑是

A. 心、肺、脾
B. 心、肝、肾
C. 心、脾、肾
D. 心、肾、肺
E. 心、肝、脾


10. [多选题]春温发于气分可见的证型有( )

A. 里热兼表
B. 热郁胆腑
C. 热郁胸膈
D. 热灼胸膈
E. 热与血结


11. [多选题]《温热论》对表邪未解,肺津又伤的治疗,提出“上者上之”的原则,其意为:( )

A. 邪犯上焦手太阴肺卫,病位在上,当使病邪从上而解
B. 主用辛凉疏解,清肃上焦
C. 佐以滋而不腻,轻清上达,养肺生津之品,如麦冬、花露、芦根汁等
D. 不宜浓浊厚味之药
E. 使在上部的病邪向上而行


12. [单选题]血虚必有的特征证候是

A. 心悸失眠
B. 经少经闭
C. 肢体麻木
D. 头晕眼花
E. 颜色淡白


13. [单选题]VEP检查时,视神经和视路疾患常表现为

A. P-100波振幅上升,潜伏期延长
B. P-100波振幅上升,潜伏期不变
C. P-100波振幅下降,潜伏期缩短
D. P-100波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E. P-100波振幅下降,潜伏期不变


14. [多选题]针对秋燥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归纳的基本治疗大法是( )

A. 上燥治气
B. 中燥增液
C. 上燥治肺
D. 下燥治血
E. 中燥治胃


15.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咳喘,咯痰,色黄质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宜首选

A. 钩藤
B. 蜈蚣
C. 天麻
D. 僵蚕
E. 地龙


1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周期经常错后7天以上的病机是

A. 营血亏损
B. 阳气虚衰
C. 湿热蕴结
D. 寒凝血瘀
E. 气滞血瘀


17. [单选题]湿温,便血过多,气随血脱,其治法应是

A. 养血止血
B. 凉血止血
C. 回阳救逆
D. 益气固脱
E. 温阳止血


18. [单选题]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可选用的腧穴是( )

A. 梁丘
B. 足三里
C. 曲泉
D. 太冲
E. 三阴交


19. [多选题]开窍法的作用是:( )

A. 清心化痰
B. 苏醒神志
C. 开闭通窍
D. 祛风通窍
E. 芳香透络


20.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神门穴的主治病证( )

A. 心痛、惊悸
B. 健忘、失眠
C. 高血压
D. 胸胁痛
E. 呕血、衄血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nm20l.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眼科高级职称(副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也。”下列可用小承气汤的是( )最易伤脾阳的邪气是濈然微汗出# 脉洪大 不恶寒反恶热 舌上燥而渴 谵语阳明病,热不潮,腹大满不通# 阳明病,其后发热,大便复硬而少# 阳明病,汗多,微发热恶寒 阳明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