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卫生高级职称往年考试真题(A2),更多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标本采集与送检的正确做法除外的是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C.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D.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要严格消毒后采集
E. 痰、尿等标本不能立即送检放4℃保存
2. [单选题]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时,常用于处理标本的物质是
A. 硝酸银
B. 甘油
C. 氢氧化钾
D. 青霉素、链霉素
E. 灰黄霉素
3. [单选题]如果在新旧常规方法间进行方法学比较,其结果可表明
A. 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B. 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C. 方法间检验结果的偏差
D. 方法间检验结果的正误
E. 某方法中存在干扰物质
4. [单选题]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包括( )
A. 处理剂量
B. 微生物数量
C. 温度和酸碱度
D. 化学拮抗物质的存在
E. 以上均是
5. [单选题]一名中学生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2天,从耳后、颈部开始出现皮疹,然后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有皮肤脱屑。咽拭子血液琼脂平皿培养可见β溶血菌落,镜检为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引起这种疾病最可能是( )
A. 流脑
B. 麻疹
C. 风疹
D. 猩红热
E. 风湿热
6. [单选题]一患者皮肤出现中央发黑呈痈样化脓灶,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竹节状排列大杆菌,且有荚膜,初步判断是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
A. 蜡样芽胞杆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 炭疽芽胞杆菌
E. 类白喉棒状杆菌
7. [单选题]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所需培养基为以下哪种( )
A. 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B.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C. 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
D. 改良柯小夫培养基
E. 三恩培养基
8. [单选题]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宿主的原虫是( )
A. 阴道毛滴虫
B. 刚地弓形虫
C. 间日疟原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9.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分为三级
B. Ⅲ级生物安全柜对外界应保持正压
C. Ⅱ级生物安全柜不能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D. Ⅰ级生物安全柜能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E. Ⅲ级生物安全柜可确保人体与柜内物品完全隔绝
10. [单选题]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A. 25℃动力阴性,37℃动力阳性
B. 无荚膜、鞭毛、芽孢
C. 生长迅速,繁殖快
D. 陈旧培养物上细菌形态呈现多样性
E. 在液体培养物上细菌形态呈现多形性
11. [单选题]基质效应
A. 是客观存在的
B. 由于其无法避免测量值溯源中不会限制参考物质的直接使用
C. 仅与参考物质有关
D. 测量方法与基质效应无关
E. 对基质效应越敏感的测量方法越好
12. [单选题]实验室内仪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计量器具使用前计量器具需
A. 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B. 生产厂家检定合格
C. 使用部门检定合格
D. 经营公司检定合格
E. 以上都可以
13. [单选题]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中哪一阶段进入肺毛细血管( )
A. 成虫
B. 虫卵
C. 第一期幼虫
D. 第二期幼虫
E. 第三期幼虫
14. [单选题]下列关于麻疹的一般治疗和护理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 应隔离卧床休息
B. 保持房间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C. 防止并发症,应尽快给予抗生素
D. 高热时可给予小剂量的退热剂
E. 保持皮肤及黏膜的清洁
15. [单选题]蛔虫幼虫可以致病,宿主受损伤最明显的部位是( )
A. 脑
B. 肺
C. 小肠
D. 大肠
E. 肝脏
16. [单选题]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某一病原微生物,其荧光素应标记在
A. 微生物上
B. 固相载体
C. 该微生物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上
D. 抗人Ig抗体上
E. 某种动物红细胞上
17. [单选题]以下哪种变异属于细菌基因型的改变(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素的丢失
B. 在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形成L型细菌
C. 人工传代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荚膜丢失
D. 光滑型的沙门菌经人工培养后变成粗糙型
E. 经质粒的转移而使细菌获新的耐药性
18. [多选题]可用于纸片扩散法的质控菌株是
A. 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淋病奈瑟菌
19. [单选题]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A. 猩红热
B. 蜂窝织炎
C. 大叶性肺炎
D. 肾小球肾炎
E. 风湿热
20. [单选题]某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血清学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CV(+),HCV RNA阳性,肝功能显示ALT和AST升高。提示
A. 急性乙肝
B. 慢性乙肝
C. 活动性丙型肝炎
D. 既往或现症丙肝感染
E. 未感染乙肝和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