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易混易错在线题库(L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06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易混易错在线题库(L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易混易错在线题库(L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抵当汤证不应见

A. 少腹硬满
B. 发狂
C. 小便不利
D. 身黄
E. 脉沉结


2. [单选题]ITP的主要病机是

A. 热、虚、瘀
B. 热、毒、瘀
C. 痰、热、毒
D. 痰、瘀、虚
E. 火、毒、瘀


3. [单选题]下列各项,寓有"以泻代清"之意的方剂是

A. 凉膈散
B. 黄连解毒汤
C. 葛根芩连汤
D. 芍药汤
E. 普济消毒饮


4. [单选题]胆胀的证候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 右上腹胀满疼痛
B. 反复发作
C. 伴见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
D. 证皆为实
E. 证有虚实


5. [单选题]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 严重肺炎
B. 严重的肺动脉栓塞
C. 阻塞性肺气肿
D. ARDS
E. 大量快速输液


6. [多选题]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原则有

A. 解痉镇痛
B. 利胆
C. 驱虫
D. 控制感染
E. 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7. [多选题]祛湿法的作用是( )

A. 宣通气机
B. 运脾和胃
C. 通利水道
D. 化湿泄浊
E. 分消走泄


8. [单选题]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脉浮,证属

A. 火淫证
B. 燥淫证
C. 风淫证
D. 暑淫证
E. 湿淫证


9. [多选题]为防止川乌中毒,应注意

A. 剂量不宜过大
B. 严格炮制
C. 入汤剂宜先煎、久煎
D. 内服多用生品
E. 与半夏配伍同用


10.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

A. 鸡鸣
B. 平旦
C. 日中
D. 日西
E. 合夜


11. [多选题]人外感于寒时的症状有( )

A. 腹胀
B. 腹痛
C. 泄泻
D. 发热
E. 咳


12. [单选题]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

A. 弦细
B. 弦大
C. 浮大
D. 沉紧
E. 滑数


13. [多选题]《伤寒论》拟定的痞满治疗大法

A. 泄热消痞
B. 升清降浊
C. 寒热并用
D. 辛开苦降
E. 攻补兼施


14. [单选题]最易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的疾病是

A. 肺脓肿
B. 肺结核
C. 慢性支气管炎
D. 急性支气管炎
E. 肺炎


15. [单选题]某发热患者,体温在摄氏39℃以上,每日波动摄氏2~2.5℃,最低温度摄氏37.6℃,应诊断为

A. 稽留热
B. 间歇热
C. 弛张热
D. 波浪热
E. 不规则发热


16. [单选题]远志、石菖蒲的共同作用是

A. 养心安神
B. 祛痰止咳
C. 开窍宁神
D. 消痈散结
E. 化湿和胃


17. [单选题]患者,女,55岁。午饭后小睡片刻,出现腹胀,自觉饮食未消化,兼有胸闷咳喘,黏痰甚多,舌质淡胖,脉滑。首选药物是

A. 麦芽
B. 鸡内金
C. 紫苏子
D. 白芥子
E. 莱菔子


18. [单选题]患者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宜诊为

A. 痰阻心脉证
B. 瘀阻脑络证
C. 寒凝心脉证
D. 气滞心脉证
E. 瘀阻心脉证


19. [单选题]关于SARS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B. 患者可有腹泻
C. 肺部体征不明显
D. 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E. 常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20. [单选题]患者,男,60岁,突然失语,记忆力衰退。患者表情淡漠,焦虑,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侧感觉障碍,步态障碍。则可能的诊断是

A. 血管性痴呆
B. 脑出血
C. 脑梗死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腔隙性脑梗死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o5ven.html
  •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考试试题冲刺练习(L7) 与津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栀子豉汤证的主症是( )患者素体欠佳,常喜热饮,因不慎受凉,腹痛如绞,时腹内肠鸣有声,偶见突起包块似有头足,伴呕吐不能饮食,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淡苔白脉沉紧,治用脾、肾、小肠、三焦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