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核医学技术医学职称副高2024冲刺密卷剖析(O7),更多核医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骨显像显示骨病灶与X线诊断相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 ( )
A.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
B.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低
C. 灵敏度高而特异性低
D. 灵敏度低而特异性高
E.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相仿
2. [单选题]不会造成利尿肾图准确性下降的原因是
A.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高位连接
B. 肾功能明显受损
C. 肾动脉狭窄
D. 神经性膀胱
E. 输尿管鹿角样结石
3. [单选题]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对炎症性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包括
A. 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
B. 了解药物治疗效果
C. 评估疾病复发与否
D. 检测其并发症
E. 上述均是
4. [单选题]肝胆动态显像最常用于诊断
A. 急性胆囊炎
B. 慢性胆囊炎
C. 胆结石
D. 胆总管梗阻
E. 十二指肠胃反流
5. [单选题]______能用门电路装置来测定 ( )
A. 射血分数
B. 上腔静脉梗阻
C. 心室内分流
D. 心包积液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血清哪种激素浓度
A. 甲状旁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降钙素
E. 内皮素
7. [单选题]射线作用于生物机体,将一部分或全部能量以电离、激发的形式转移给机体,使机体获得能量这一作用为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
A. 化学阶段
B. 物理阶段
C. 物理化学阶段
D. 化学物理阶段
E. 生化阶段
8. [单选题]新形成的骨基质(类骨质或称骨样组织)不能正常矿化的一种代谢性骨病,被称之为
A. 纤维囊性骨炎
B. 畸形性骨炎
C. 骨硬化
D. 骨软化症
E.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 [单选题]运动负荷试验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通常增加________ ( )
A. 3~5倍
B. 6~10倍
C. 1~2倍
D. 1~3倍
E. 以上都不对
10. [单选题]目前常用的骨骼的显像剂 ( )
A. Tc-EHIDA
B. Tc-MDP
C. Tc-HMPAO
D. Tc-ECD
E. Tc-DTPA
11. [单选题]目前常用标记白细胞的2种放射性药物是
A. In-oxine,Tc-HMPAO
B. In-DTPA,Tc-HMPAO
C. In-DTPA,Tc-ECD
D. Tc-MAG,In-DTPA
E. In-oxine,Tc-DTPA
12. [单选题]骨显像中,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以下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早期改变为患侧股骨头区放射性分布减低
B. “炸面圈”征象是坏死中期改变的典型表现
C. 坏死晚期表现为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浓聚
D. 如果头/干比值明显增高,就可以十分肯定坏死诊断
E. 坏死晚期的合并症为骨性关节炎,出现髋臼放射性浓聚
13. [单选题]采用rCBF显像,在癫痫病灶部位的阳性发现是
A. 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均见局部放射性增高
B. 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均见局部放射性减低
C. 发作期局部放射性增高,发作间期放射性减低
D. 发作期局部放射性减低,发作间期放射性增高
E. 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整个脑皮层放射性均增高
14. [单选题]用正方形探头的旋转γ照相机作一次SPECT采集,在不采用图像模拟放大的情况下,重建的横断层图像的最大数目是多少
A. 1
B. 等于采集矩阵的行数
C. 等于采集投影数的倒数
D. 等于旋转半径的平方根
E. 是截止频率的2倍
15. [单选题]湮灭辐射又称
A. 轫致辐射
B. 弹性散射
C. 光化辐射
D. 光电效应
E. 激发
16. [单选题]肺灌注显像剂注入颗粒数宜为
A. 1万~10万
B. 10万~15万
C. 20万左右
D. 70万~120万
E. >120万
17. [单选题]Paget病骨显像的下列表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 病变部位见到极高浓度的浓聚区,包括整个骨或骨的大部分
B. 局限性骨质疏松症(累及颅骨的溶骨反应),显影剂在病变边缘明显浓聚
C. 显像提示最易受累的部位为椎体和骨盆
D. 绝大部分为单骨性病变
E. 病变扩大到长骨末端,而不是首先累及骨干
18. [单选题]以下判断肾功能较为灵敏的检测为
A. X线静脉造影
B. 肾动态显像
C. 血尿素氮
D. 肾静态显像
E. 肾脏CT检查
19. [单选题]受检者在药物或生理活动干预状态下,引入显像剂后所进行的显像称为
A. 动态显像
B. 负荷影像
C. 阴性显像
D. 静息显像
E. 断层显像
20. [单选题]患者,女,55岁,血压160/100mmHg,行肾动态显像,左肾灌注不良,实质影小且淡,肾图为右侧正常、左侧小肾图,考虑为
A. 肾盂积水
B. 输尿管痉挛
C. 肾动脉狭窄
D. 肾上腺增生
E. 输尿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