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精选在线题库(I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08   [手机版]    

2024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精选在线题库(I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精选在线题库(I9),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用何方治疗?

A. 理中丸
B. 五苓散
C. 小青龙汤
D. 苓桂术甘汤
E. 十枣汤


2. [单选题]经行泄泻的主要病机是( )

A. 肝脾虚弱
B. 脾胃虚弱
C. 脾肾虚弱
D. 肝胃虚弱
E. 肝肾虚弱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感染邪毒型产后痉证的治法?(  )

A. 滋阴
B. 解毒
C. 理血
D. 镇痉
E. 祛风


4. [单选题]病人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者,属

A. 肺实气逆
B. 体弱气虚
C. 肝阳化风
D. 精神衰败
E. 气血俱虚


5. [单选题]温脾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姜、附子
B. 生姜、人参
C. 干姜、大黄
D. 干姜、大枣
E. 生姜、大枣


6. [单选题]既能燥湿散寒,又能除痰截疟的药物是

A. 鸦胆子
B. 青蒿
C. 柴胡
D. 草豆蔻
E. 草果


7. [单选题]苦味药的作用是

A. 能和能缓
B. 能燥能泄
C. 能下能软
D. 能收能涩
E. 能行能散


8. [单选题]生化汤的主治病证是

A. 痹证日久,气血两虚证
B. 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证
C.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D.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E. 产后血虚,寒凝瘀阻证


9. [单选题]女患者,35岁,已婚,因性交后出血而就诊,检查见阴道分泌物色黄,宫颈中度糜烂,宫口处可见一米粒大小息肉。该患者应诊断为:

A. 宫颈糜烂
B. 阴道炎
C. 慢性宫颈炎
D. 宫颈息肉
E. 以上均不可


10. [单选题]手太阴肺经起于

A. 上焦
B. 中焦
C. 胸中
D. 肺中
E. 心中


11.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12. [单选题]郑声的病因是

A. 心气虚衰,神气不足
B. 脏气衰竭,心神散乱
C. 气郁痰阻,蒙蔽心神
D. 热邪扰动心神
E. 瘀血阻碍心窍


13. [多选题]春温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证,其原因是( )

A. 里热炽盛
B. 邪少虚多
C. 阴精耗损
D. 肝胆郁热
E. 治疗不当


14. [单选题]女患者,30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气,神疲肢倦,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治疗最佳方剂是:

A. 内补丸
B. 知柏地黄汤
C. 止带方
D. 易黄汤
E. 完带汤


15. [单选题]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

A. 紫雪丹
B. 至宝丹
C. 安宫牛黄丸
D. 神犀丹
E. 苏合香丸


16. [单选题]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

A. 暑邪
B. 热邪
C. 痰饮
D. 瘀血
E. 以上均非


17. [单选题]固本止崩汤出自

A. 《景岳全书》
B. 《金匮要略》
C. 《医学衷中参西录》
D. 《傅青主女科》
E. 《丹溪心法》


18. [单选题]若因情志不舒,或忿怒伤肝,肝失条达,藏泄失常,冲任不调而患月经病者,治宜(  )。

A. 疏肝解郁
B. 养血柔肝
C. 疏肝养肝
D. 滋阴养肝
E. 疏肝泄火


19. [单选题]癥瘕辨证,重在辨其:

A. 部位
B. 大小
C. 体质强弱
D. 在气在血
E. 病程新久


20. [多选题]大黄具有的功效是

A. 泻下攻积
B. 清热泻火
C. 润燥软坚
D. 凉血解毒
E. 逐瘀通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ozn77.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妇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在线模考(I9) 带下量多,中医辨证为: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射干麻黄汤的适应证有( )口淡乏味,此属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下列除何项外,皆属凉开法的代表方剂是今时之人逆于生乐的做法有湿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