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的经脉除胆经外还有( )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厥阴肝经
2. [单选题]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 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 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 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3. [单选题]下列哪条不代表气雾剂的特性
A. 药物吸收不完全,给药不恒定
B. 皮肤用气雾剂,有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麻止血等功能,阴道黏膜用气雾剂常用O/W型泡沫气雾剂
C. 能使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
D. 混悬气雾剂是三相气雾剂
E. 使用剂量小,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小
4. [单选题]片剂顶部的片状剥落称为顶裂,下列哪项不是顶裂的原因
A. 组分的弹性大
B. 颗粒中细粉过多
C. 黏合剂用量不足
D. 压力分布不均匀
E. 颗粒含水量过多
5. [多选题]药品标准的含义是
A. 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B.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机构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C. 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D. 是药品质量的规范
E. 国家标准属于法定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不是法定药品标准。
6. [单选题]无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情况是
A. 使用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的药物时
B. 长期用药时
C. 合并用药时
D. 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
E. 婴幼儿、老年人用药时
7. [单选题]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损伤,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服用1g会引起急性肝衰竭
B. 易造成肝内胆汁淤积
C. 嗜酸细胞增多
D. 饮酒可抑制肝损伤发生
E.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8. [单选题]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 )
A. 近代
B. 明清
C. 宋、金、元
D. 两晋隋唐
E. 春秋战国至两汉
9. [单选题]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是
A. 丙米嗪
B. 奋乃静
C. 三氟拉嗪
D. 碳酸锂
E. 氟奋乃静
10. [多选题]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
A. 张仲景
B. 朱震亨
C. 李杲
D. 张从正
E. 刘完素
1.正确答案 :B
2.正确答案 :D
解析: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的快慢就决定了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3.正确答案 :A
解析:气雾剂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如治疗哮喘的气雾剂可使药物粒子直接进入肺部,吸入两分钟即能显效。三相气雾剂一般指混悬型气雾剂与乳剂型气雾剂。皮肤用气雾剂主要起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部麻醉及止血等作用;阴道黏膜用的气雾剂,常用O/W型泡沫气雾剂,主要用于治疗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阴道炎,也可用于节制生育。鼻黏膜用气雾剂主要是一些肽类的蛋白类药物,用于发挥全身作用。
4.正确答案 :E
解析:片剂的制备过程中,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如果裂开的位置发生在药片的上部或中部,习惯上分别称为顶裂或腰裂,它们是裂片的常见形式。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①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排出,解除压力后,空气体积膨胀而导致裂片;②易脆碎的物料和易弹性变形的物料塑性差,结合力弱,易于裂片等。其工艺因素有;①单冲压片机比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②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③凸面片剂比平面片剂易裂片;④一次压缩比多次压缩(一般2次或3次)易出现裂片等。
5.正确答案 :AB
解析:药品标准的概念: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6.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下列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TDM: (1)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8)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9)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10)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如苯妥英钠。故选D
7.正确答案 :E
解析: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的解热镇痛药,服用吸收后可分布在全身体液中。24小时以内90%以上由尿排泄,在肝脏约98%被葡萄糖醛酸、硫酸或半胱氨酸结合解毒。少量对乙酰氨基酚在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形成.N-乙酰对位苯醌亚胺,经谷胱甘肽解毒为硫醇尿酸。如过量可与肝细胞的蛋白和核酸结合。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有剂量依存性,通常1g以下不会发生肝损伤,5g以下肝损伤很小,10~15g可引起肝功能衰竭,20~25g致死。乙醇能消耗谷胱甘肽,故饮酒时,少量对乙酰氨基酚也会引起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非过敏特异质反应,因此嗜酸细胞不增多。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为主,非胆汁淤积型。药物治疗目的是向肝细胞补充谷胱甘肽,因此作为前体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有效。
8.正确答案 :E
9.正确答案 :D
解析:治疗躁狂症的药又称抗躁狂药,近来又称作情绪稳定剂。抗躁狂药的品种仅锂盐一类,其中最常用的是碳酸锂。而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一些治疗癫痫的药,因对躁狂症有良好疗效,也常常被用来治疗躁狂症。
10.正确答案 :B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vmm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