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师资格考试宝典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题库精编(S1),更多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能加重氯丙嗪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程度的药物是
A. 抗躁狂药
B. 抗胆碱药
C. 抗癫痫药
D. 抗抑郁药
E. 抗焦虑药
2. [单选题]药物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为
A. 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B. 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 药物有效期长短与剂量有关
D. 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不变
E. 以固定间隔给药,血药浓度难以达到稳态
3. [单选题]有关继发性结核发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继发性结核可以是内源性复发,也可以是外源性重染
B. 内源性复发是指原发结核感染后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
C. 外源性重染是指由于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
D. 继发性结核病痰涂片均为阳性
E. 继发性结核病有传染性
4. [单选题]既抑制胃酸分泌又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奥美拉唑
D. 阿托品
E. 甲硝唑
5. [单选题]下列各选项中,哪项是矽肺、石棉肺和煤肺的共同病理改变
A. 矽结节
B. 肺间质纤维化
C. 胸膜斑
D. 煤斑
E. 团块状纤维化
6. [单选题]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袭击了我国,并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国民的普遍恐慌。为了有效地应对SARS,我国政府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防非典指挥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启动了SARS研究项目。全国各级疾控中心迅速开展了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SARS最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国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SARS的最为关键原因是
A. 迅速而及时地开展了SARS相关研究
B. 实现了对SARS传染源的有效控制
C. 建立了高效率的SARS防控组织
D. 对人员进行了快速培训
E. 制定和实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综合策略和措施
7. [单选题]太极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习之能强身健体,调节呼吸,在心理治疗中属于的方法为
A. 认识领悟疗法
B. 自我调节技术
C. 系统脱敏疗法
D. 人本主义疗法
E. 催眠暗示疗法
8. [单选题]对粉尘微粒在空气中悬浮稳定性影响最小的下列因素是
A. 粉尘的形状
B. 粉尘的浓度
C. 粉尘的分散度
D. 粉尘的比重
E. 粉尘的荷电性
9.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盲法
E. 统计学检验
10. [单选题]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是( )。
A. 肺活量
B. 时间肺活量
C. 每分通气量
D. 肺泡通气量
E. 最大通气量
11. [单选题]酶的化学本质是( )。
A. 蛋白质
B. 小分子有机物
C. 多糖
D. 氨基酸
E. 脂类
12. [单选题]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
C. 房室瓣开放
D. 房室瓣关闭
E. 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13. [单选题]成人部分性发作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A. 卡马西平
B. 丙戊酸钠
C. 托吡酯
D. 乙琥胺
E. 苯巴比妥
14. [单选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是
A. HbAlc<5.0%
B. HbAlc<5.5%
C. HbAlc<6.0%
D. HbAlc<6.5%
E. HbAlc<7.0%
15. [单选题]某地1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20人,因此得出
A. 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 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C. 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D. 某地某病感染率为20/10万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服用铁剂时忌喝浓茶
B. 与维生素C合用,促进铁的吸收
C. 应从小量开始
D. 忌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E. 与碳酸氢钠同服,以减轻铁剂对胃的刺激
17. [单选题]痢疾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存力以哪个群的生存力最强
A. 福氏菌
B. 志贺菌
C. 宋内菌
D. 沙门菌
E. 生存力均一样
18. [单选题]O型血具备下列哪项特征
A. 红细胞膜上含A和B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B. 红细胞膜上不含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凝集素
C. 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D. 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E. 红细胞膜上不含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
19. [单选题]主要受卫生服务影响的是
A. 先天性心脏病
B. 心脑血管疾病
C. 传染性疾病
D. 抑郁症
E. 车祸
20. [单选题]设计阶段尽量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等方法以减少的偏倚是
A. 回忆偏倚
B. 奈曼偏倚
C. Berkson偏倚
D. 暴露偏倚
E. 混杂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