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2024重症学副高终极考试模拟试卷(I6),更多重症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体内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机体内钙的绝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贮存于骨骼中
B. 细胞外液钙仅为总钙量的0.1%
C. 血钙中50%为离子化钙
D. 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
E. pH值降低可使离子化钙增加
2. [单选题]患者男性,26岁,因刀砍伤大腿3小时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心率150次/分,体温不升,血红蛋白60g/L,尿比重1.05,血肌酐256μmol/L,进一步查尿钠排泄分数(FENa)是
A. <1
B. <2
C. >2
D. >1
E. >1.5
3. [单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说法哪项不妥:
A. 发病年龄较早
B. 对胰岛素敏感
C. 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D. 易发酮症酸中毒
E. 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缺陷有关
4. [单选题]中暑患者预后最严重的是
A. 先兆中暑
B. 热衰竭
C. 热射病
D. 热痉挛
E. 轻症中暑
5. [单选题]男性,60岁,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长期呕吐,直肠指诊盆底触及一3cm×3cm×2cm结节,因拒绝手术,采取5–FU化疗,每日补液5%葡萄糖盐水2000ml。此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肾衰竭死亡。其肾衰竭可能属于
A. 肾前性
B. 肾动脉硬化,肾功能损害
C. 化疗药物致肾中毒
D. 盆底转移压迫输尿管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反复呼吸困难、咳嗽伴咯血1年余,心脏超声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经内科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但有食欲减退、肝区疼痛、水肿。这提示
A.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B.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
C. 合并肝动脉栓塞
D. 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E. 合并右心受累
7. [单选题]不致命的外伤是
A. 张力性气胸
B. 单纯肋骨骨折
C. 心脏压塞
D. 主动脉破裂
E. 呼吸道梗阻
8. [单选题]下列关于肺栓塞的特点,哪种描述是不正确的
A. 绝大多数肺栓塞患者存在该病的易发因素
B. 最常见的血栓来自下肢及盆腔静脉
C. 肺栓塞双侧多于单侧
D. 好发于左肺上叶
E. 慢性肺栓塞主要是反复发生的较小范围的肺栓塞
9. [单选题]严重休克的休克指数标准是
A. 0.5
B. 1.0
C. 1.5
D. 2.0
E. 2.5
10. [单选题]关于CRP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可以用来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B. 监测抗生素治疗后反应
C. 监控术后感染,如术后6天20mg∕L,提示有并发症可能
D. CRP如20mg∕L,可考虑细菌感染
E. CRP在治疗过程中均10mg∕L提示患者预后不好
11. [单选题]开放性气胸造成急性循环衰竭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低血容量
B. 纵隔扑动
C. 心脏受压
D. 血氧含量严重降低
E. 胸膜腔内压高,静脉血回流受阻
12. [多选题]属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有( )
A. 阴器
B. 少腹
C. 两胁
D. 两乳
E. 巅顶
13. [单选题]不符合腹腔诊断性穿刺要点的是
A. 可根据受伤和病变部位决定在左侧或右侧腹部穿刺
B. 用于急腹症的诊断
C. 对腹胀明显的患者易穿破肠壁,应慎重
D. 吸出血液迅速凝固说明穿入血管或血肿
E. 吸不出液体能除外内脏损伤的可能
14. [单选题]左上肢烫伤,有水疱、壁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痛。估计烧伤面积及深度为
A. 9%,浅Ⅱ度
B. 18%,浅Ⅱ度
C. 27%,浅Ⅱ度
D. 9%,深Ⅱ度
E. 18%,深Ⅱ度
15. [单选题]暴喜过度,临床常见的症状有( )
A.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B.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C. 面红目赤
D.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E. 意志消沉,面色惨淡
16. [单选题]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是针对
A. 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
B.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
C. 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
D. 增强肝的解毒功能
E. 加强心肌收缩力
17. [单选题]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必要条件是
A. 氧合指数
B.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C. 血氧饱和度
D. 氧含量
E. 动脉血氧分压
18.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5寸
E. 12寸
19. [单选题]具有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释放,并下调炎症反应的物质是
A.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B.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
C.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D. 膳食纤维
E. 谷氨酰胺
20. [单选题]腧穴可分为三类,即( )
A. 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 十四经穴、奇穴、特定穴
C.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 经穴、络穴、阿是穴
E. 经穴、络穴、经外奇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