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初级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资格优质考试试题(A6),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常采用血清学方法,Ag-Ab反应有许多特点,但Ag-Ab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
A. 分阶段
B. 可逆性
C. 敏感性高
D. 特异性
E. 非特异性
2. [单选题]肿瘤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导致细胞损伤和溶解,而引起细胞某些生物性状的改变,称为( )。
A. 细胞融合
B. 细胞整合
C. 多核巨细胞
D. 包涵体
E. 细胞转化
3. [单选题]某医院在进行病案讨论时,有关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在各医生问有很大分歧,出现的以下各种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统称医院内感染
B. 交叉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C. 内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D. 医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E. 以上均不是
4. [单选题]EB是下列哪一种化学成分?( )
A. 聚丙烯酰胺
B. 溴化乙锭
C. 溴酚蓝
D. 甲基蓝
E. 载样缓冲液
5. [单选题]随着人群中免疫力低下和缺陷人群的出现,以及许多新检查手段所带来的相关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对条件致病菌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可能是( )。
A. 寄居部位改变
B. 内源性感染
C. 菌群失调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属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的是( )。
A. 主管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B. 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C. 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D. 承担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E.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责任区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7.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常规检测指标的取样容器中,检测一般理化指标选用( )。
A. 聚乙烯容器
B. 玻璃容器
C. 玻璃容器(灭菌)
D. 普通塑料
E. 纸容器
8. [单选题]组织培养的人工综合营养液中,通常加入一定比例的动物血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B. 血清可以促进细胞的贴壁和生长
C. 维持液用于延缓细胞代谢,从而延长细胞的生长时间,以利于实验的进行,因此要求的营养条件丰厚
D. 血清具有很强的酸碱缓冲能力
E. 细胞生长液和维持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清含量不同
9. [单选题]下列何种培养基适合军团菌培养( )。
A. 庆大霉素培养基
B. BCYE琼脂培养基
C. 巧克力平板
D. PPLO培养基
E. Korthof培养基
10. [单选题]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一级防护屏障是指( )。
A. 通风过滤系统
B. 电压稳定系统
C. 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置
D. 实验室设施结构
E. 空气回收系统
11. [单选题]皮肤试验的免疫学基础原理是( )。
A. 迟发型超敏反应
B. 过敏反应
C. 速发型超敏反应
D.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E.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12. [单选题]由细菌产生的,能损伤机体组织,具有侵袭性的物质是( )。
A. 菌毛
B. 鞭毛
C. 荚膜
D. 血浆凝固酶
E. 透明质酸酶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污水微生物检测样品最长的保存时间是
A. 2小时
B. 4小时
C. 6小时
D. 8小时
E. 12小时
14. [单选题]军团病的多次暴发,大多数与下列何种因素有联系?( )
A. 环境污染
B. 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污染
C. 自来水管道污染
D. 淋浴器污染
E. 临床呼吸机的使用
15.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哪种细菌共同培养时,可见到菌落呈现“卫星现象”?( )
A. 流感嗜血杆菌
B. 幽门螺杆菌
C. 军团菌
D. 空肠弯曲菌
E. 破伤风梭菌
16. [单选题]实验室中使用的大多数内切酶的使用温度是( )。
A. 37℃
B. 40℃
C. 45℃
D. 50℃
E. 55℃左右
17. [单选题]EB可以作为核酸分子电泳的指示剂,其原理是
A. EB插入核酸分子之间并在紫外光下放射荧光
B. EB在紫外光下放射荧光
C. EB特异性结合核酸分子
D. EB是一种可视物质
E. EB是核酸专性染料
18. [单选题]下列试验不是细菌生化反应的是
A. 靛基质试验
B. 动力试验
C. 甲基红试验
D. 糖发酵试验
E. 硫化氢试验
19. [单选题]对于以下实验室内菌(毒)株的管理,不正确的是( )。
A.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B. 领用、销毁菌株必须进行登记
C. 菌株为便于使用可以随时存放在临时冰箱
D. 发现菌株丢失时,立即进行报告
E. 需要单位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
20. [单选题]导致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 )。
A. 单纯疱疹病毒2型
B. 人乳头瘤病毒
C. 传染性软疣病毒
D. 梅毒螺旋体
E. 脲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