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学中级历年考试真题集锦(S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4   [手机版]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学中级历年考试真题集锦(S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学中级历年考试真题集锦(S6),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属于

A. 走窜痛
B. 绞痛
C. 掣痛
D. 空痛
E. 重痛


2. [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

A. 艾滋病
B. 霍乱
C. 蛔虫病
D. 血吸虫病
E. 流行性感冒


3. [单选题]大黄的使用注意,下列哪项说法不妥

A. 妇女月经期忌用
B. 妇女哺乳期忌用
C. 孕妇便秘忌用
D. 孕妇忌用
E. 阴疽忌用


4. [单选题]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 阳虚则寒
B. 重阴必阳
C. 寒者热之
D. 阴损及阳
E. 阴盛则阳病


5. [单选题]处于相同应激源作用下而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其主要原因是个体的

A. 体质不同
B. 认知评价不同
C. 敏感强度不同
D. 反应强度不同
E. 文化程度不同


6. [单选题]以下腧穴中主治舌强不语的是

A. 少冲
B. 通里
C. 阴郄
D. 神门
E. 极泉


7. [单选题]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兼见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宜配

A. 膻中、太冲
B. 中脘、太白
C. 内关、太溪
D. 内关、申脉、照海
E. 四神聪、悬钟


8.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 心中
B. 肺中
C. 手小指端
D. 足大趾内端
E. 胸中


9. [单选题]下列药物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A. 石斛入汤剂宜先煎
B. 钩藤入汤剂不宜久煎
C. 雷丸入汤剂宜先煎
D. 砂仁入汤剂宜后下
E. 附子入汤剂宜先煎


10. [单选题]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A. 薄荷
B. 荆芥
C. 紫苏
D. 防风
E. 桂枝


11. [单选题]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 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 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 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 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 [单选题]蟾酥的功效是

A. 解毒消肿,祛腐生肌
B. 拔毒祛腐,止痛开窍
C. 攻毒蚀疮,消肿生肌
D.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E. 消肿生肌,止痛开窍


13. [单选题]既可固表止汗,又可益气、除热的药物是

A. 麻黄根
B. 浮小麦
C. 糯稻根须
D. 五味子
E. 五倍子


14. [单选题]辛甘温热,治疗下元虚冷之要药是

A. 高良姜
B. 附子
C. 干姜
D. 吴茱萸
E. 肉桂


15.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面痛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面痛好发于男性
B. 其发病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等因素有关
C. 40岁以上好发此病
D. 面痛以眼、面颊部出现疼痛为多
E. 面痛又称"面风痛"、"面颊痛"


16. [单选题]妇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而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此证称

A. 胞阻
B. 阴吹
C. 转胞
D. 陷经
E. 正喧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合脉
B. 肝合爪
C. 脾合肉
D. 肺合皮
E. 肾合骨


18. [单选题]伤寒患者常见的热型是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回归热
E. 波状热


19. [单选题]情绪由哪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

A. 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 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 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 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 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0. [单选题]以下是合谷穴定位的是

A.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B. 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
C. 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D. 在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E.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2zkk4l.html
  • 下一篇:中医针灸医学主治考试模拟题库(S6) “开阖不得,张口是凹陷处的穴位是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敛气护正#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敛阴止渴 利咽开音又称为"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无固定名称 无固定位置 多治疗局部病证 只有一个穴位#痈肿 大偻# 痤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