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职称在线题库专项练习(S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6   [手机版]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职称在线题库专项练习(S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职称在线题库专项练习(S8),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

A.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B. 五苓散
C. 茯苓甘草汤
D. 苓桂术甘汤
E. 真武汤


2. [单选题]《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

A. 好坐
B. 好疾行
C. 好徐行
D. 好卧
E. 好走


3. [多选题]猪苓、泽泻的功效共同点是

A. 泄热
B. 利水消肿
C. 渗湿
D. 健脾
E. 安神


4. [多选题]下列哪项表现子宫的"藏精气而不泻"

A. 非经期
B. 分娩期
C. 妊娠期
D. 哺乳期
E. 行经期


5. [多选题]下列真武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 若咳,加五味子、细辛、生姜
B. 若小便利,去茯苓
C. 若心悸,加桂枝
D. 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
E. 若呕,去附子,加半夏


6. [多选题]少腹逐瘀汤的药物组成包括

A. 小茴香、干姜
B. 当归、川芎
C. 官桂、赤芍
D. 延胡索、没药
E. 蒲黄、五灵脂


7. [多选题]枸杞子的适应证是

A. 肾虚遗精
B. 肝肾不足,头目眩晕
C. 肝肾阴虚,视力减退,内障目昏
D. 消渴
E. 肠燥便秘


8.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 )

A. 诊法常以平旦
B.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C. 脉象主病规律
D. 脉与四时相合
E. 诊脉独取寸口


9. [多选题]蝉蜕可用治

A. 咽痛失音
B. 麻疹不透
C. 风热目赤
D. 风疹瘙痒
E. 小儿夜啼


10. [单选题]某女,20岁,新嫁。其夫外出经商二年未归,自此不欲饮食,胃脘胀闷,困卧如痴,多面向里坐卧,脉缓涩。其病机当为

A. 悲则气消
B. 思则气结
C. 恐则气下
D. 喜则气缓
E. 劳则气耗


11.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

A. 汗孔
B. 玄府
C. 气门
D. 肛门
E. 以上都不是


12. [单选题]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疼痛剧烈,固定不移为特点的痹证是

A. 皮痹
B. 行痹
C. 痛痹
D. 著痹
E. 筋痹


13. [多选题]桂枝去芍药汤证的病机是( )

A. 胸阳不振
B. 表邪未解
C. 表邪已解
D. 胸阳损伤
E. 寒邪凝闭


14. [多选题]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均可以选用

A. 荆芥
B. 生姜
C. 防风
D. 桂枝
E. 薄荷


15. [单选题]《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

A. 视
B. 步
C. 握
D. 摄
E. 行


16. [多选题]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药物是

A. 石决明
B. 代赭石
C. 龙骨
D. 珍珠母
E. 磁石


17. [单选题]陈某,男,61岁,近来喘息咳唾,胸闷气短,不得平卧,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大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治应选用

A. 栝楼薤白白酒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18. [单选题]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

A. 邪热内陷,痰热互阻,结于心下
B. 脾胃不和,寒热格拒
C. 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气塞不通
D. 上焦有热,脾胃虚寒
E. 以上均不是


19. [多选题]阴痒又称

A. 阴痛
B. 阴吹
C. 阴蜃
D. 阴蚀
E. 阴门瘙痒


20.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观点,提示我们治病应该

A. 热因热用
B. 寒者热之
C. 以平为期
D. 急则治其标
E.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2zkl2l.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正高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S8) 其功用是( )鳖甲的功效是运用温病通下法的注意点是:( )《灵枢·五变》中“一时遇风,同时得病,时腹部隐痛,舌质偏红,苔白,"。应填入补骨脂的功效是细辛治疗阳虚外感、鼻渊、牙痛、痹痛及寒痰停饮,气逆喘咳是取其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