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大黄药材检查土大黄苷时,不得显持久的荧光颜色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大黄药材检查土大黄苷时,不得显持久的荧光颜色是( )。
A. 亮紫色
B. 亮黄色
C. 蓝色
D. 棕红色
E. 绿色
[多选题]下列药物有毒的是( )
A. 番泻叶
B. 芦荟
C. 甘遂
D. 京大戟
E. 牵牛子
正确答案 :CDE
解析: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外皮,晒干。生用或醋炙用。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醋煮用。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故本题应选CDE。
[单选题]不同来源的威灵仙,味咸的是
A. 铁线莲
B. 东北铁线莲
C. 棉团铁线莲
D. 威灵仙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威灵仙根茎呈柱状,长1.5~10厘米,直径3~15毫米,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1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2.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毫米,直径5~10毫米。根长4~20厘米,直径1~2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部圆形,味咸。3.辣蓼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11厘米,直径5~25毫米。根较密集,长5~23厘米,直径1~4毫米;表面棕黑色,断面木部近圆形,味辛辣。故本题应选C。
[多选题]生物碱酸水提取后,如何纯化和富集生物碱
A. 通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B. 通过强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C. 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D. 酸水液加碱沉淀,过滤
E. 酸水液碱化后,氯仿萃取
正确答案 :CDE
解析:生物碱在植物体内都以盐的形式存在,常以无机酸水提取。使生物碱的大分子有机酸盐变为小分子无机酸盐,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方法比较简便。生物碱酸水提取后,可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酸水液加碱沉淀,过滤、酸水液碱化后,氯仿萃取等方法纯化和富集生物碱。
[单选题]目前动物类药材的鉴定最常使用的方法为
A. 性状鉴定
B. 显微鉴定
C. 理化鉴定
D. 氨基酸分析
E. 来源鉴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目前动物类药材的鉴定最常使用的方法为显微鉴定。故B正确。
[单选题]药检室按制剂规模设立
A. 化学分析室、仪器室、菌检实、动物饲养室及实验室
B. 化学分析室、留样观察室、仪器室、菌检室、动物饲养室
C. 化学分析室、动物饲养室及实验室、仪器室、菌检室
D. 化学分析室、留样观察室、仪器室、菌检室、动物饲养室及实验室
E. 化学分析室、留样观察室、菌检室、动物饲养及实验室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五味子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 保肝
B. 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
C. 催吐
D. 调节免疫功能
E. 抗氧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五味子的药理作用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保肝,对胃肠道的作用,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等。故C错误。
[单选题]强心苷不溶于
A. 丙酮
B. 甲醇
C. 乙醇
D. 乙醚
E. 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含醇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极性小的溶剂。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其难易主要取决于糖基和羟基的数目。
[单选题]与Emerson反应呈阴性的化合物是
A. 邻羟基桂皮醇
B. 邻羟基桂皮酸
C. 苯酚
D. 8-羟基香豆素
E. 6,7-二羟基香豆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Emerson试剂是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它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生成红色缩合物。显色机理:与Gibb反应相似,适合于C-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成分。故本题应选E。
[单选题]六淫中最易导致出血的邪气是
A. 寒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火邪
E. 燥邪
正确答案 :D
解析:火(热)邪 1.火(热)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阳胜则热”(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5)火邪易致疮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