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学卫生初级资格模拟考试试题(K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0   [手机版]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学卫生初级资格模拟考试试题(K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学卫生初级资格模拟考试试题(K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空肠弯曲菌微需氧条件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

A. 带有双相压力计的厌氧罐
B. 气袋法使用气体发生剂
C. 气袋法使用气体发生剂和催化剂
D. 蜡烛缸法
E. 双平皿法


2. [单选题]下列哪些方法不属于EUSA方法?(  )

A. 间接法
B. 双抗体夹心法
C. IgM捕获ELISA
D. PCR法
E. 竞争法


3. [单选题]细胞受体是指(  )。

A. 在每个T细胞上均由α/β和γ/δ肽链组成
B. 是由LC功能性Ag3(LFA-3)组成
C. 能识别蛋白抗原的一个小肽段,而不是整个分子
D. 是细胞表面IgM
E. 是细胞表面IgD


4. [单选题]下列病原体哪一个属于立克次体属?(  )

A. Q热立克次体
B. 战壕热立克次体
C. 普氏立克次体
D. 衣原体
E. 支原体


5. [单选题]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A.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对病毒杀灭无效的因素是( )。

A. 干扰素
B. 乙醚、氢氧化钠
C. 青霉素
D. 乙醇
E. 紫外线


7. [单选题]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合成装配与(  )。

A. 分裂
B. 分泌
C. 释放
D. 分化
E. 复制


8. [单选题]不用于微生物化学成分分析的仪器是(  )。

A. 气相色谱仪
B. HPLC
C. 质谱仪
D. 液相色谱仪
E. 酶标仪


9. [单选题]Ag、Ab免疫血清学反应主要结合力是

A. 范德互尔斯力
B. 氢键引力
C. 静电引力
D. 疏水基团作用力
E. 热力


10. [单选题]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 )。

A. H5N1、H9N2和H7N7
B. H5N1、H9N2和H3N8
C. H2N8、H9N2和H7N7
D. H5N1、HIN1和H2N2
E. H5N1、H2N2和H7N7


11. [单选题]镜下观察O1群和0139的形态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O1群有鞭毛,O139群没有
B. O1群有荚膜,O139群没有
C. O1群无鞭毛,O139群有
D. O1群无荚膜,O139群有
E. O1群无芽胞,O139群有


12. [单选题]应用自然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时,采样点的设置应该是

A. 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和4个墙角地面
B. 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和该交点与4个墙角连线的中点
C. 地面中心点和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
D. 室内任选5处
E. 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13. [单选题]用VIDAS自动仪器进行的双抗体夹心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使用校正液
B. 需使用LMO2试剂条
C. 需使用MLE卡
D. 需设阳性对照
E. 需设阴性对照


14. [单选题]关于实验记录和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原始记录的任何更改应有修改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B. 实验室应建立对实验活动记录进行识别、收集、存放、维护等程序
C. 实验记录仅能以纸质形式存储
D. 实验室应具备适宜的实验记录存放条件
E. 所有记录应易于阅读,便于检索


15. [单选题]我国规定,经处理消毒后的一般综合性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项目中不包括(  )。

A. 总余氯
B. 铜绿假单胞菌
C. 沙门菌
D. 志贺菌
E. 粪大肠菌群


16. [单选题]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医疗机构污泥中的蛔虫卵死亡率要求达到( )。

A. >80%
B. >85%
C. >90%
D. >95%
E. >99%


17. [单选题]体内不通过血行播散的病毒是(  )。

A. 甲型肝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戊型肝炎病毒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E. 单纯疱疹病毒


18. [单选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的带为(  )。

A. 中等分子量
B. 大分子量
C. 小分子量
D. 大小分子量混合
E. 中小分子量混合


19. [单选题]不属于细菌侵袭性酶的酶是(  )。

A. 血浆凝固酶
B. 透明质酸酶
C. 链激酶
D. 脱氧核糖核酸酶
E. 氧化还原酶


20. [单选题]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几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

A. 1名
B. 2名
C. 3名
D. 4名
E. 5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2o0j9.html
  • 下一篇: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2024冲刺密卷答疑(K1) 错误的是(  )。腮腺炎病毒的血溶作用发生的温度条件是(  )。病毒的培养和扩增除了细胞培养外,还可通过的方法是(  )。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菌属是(  )。鉴定厌氧菌用的鉴定试卡是( )。由于DNA聚合酶不能以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