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职称历年真题解析(K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5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职称历年真题解析(K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职称历年真题解析(K6),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消渴的别称有

A. 消瘅
B. 膈消
C. 肺消
D. 消中
E. 中消


2. [多选题]胃痛的基本病机是

A. 胃气失和
B. 胃气阻滞
C. 胃络瘀阻
D. 胃失所养
E. 以上均是


3. [单选题]《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A. 火毒发黄证
B. 寒湿发黄证
C. 蓄血发黄证
D. 血虚发黄证
E. 湿热发黄证


4. [单选题]春温后期阶段的选方用药,下列哪项是不妥的

A. 真阴亏损用加减复脉汤
B. 阴虚火炽用黄连阿胶汤
C. 邪留阴分用青蒿鳖甲汤
D. 阴虚动风用大定风珠
E. 阴液亏损用沙参麦冬汤


5. [多选题]以下哪些为太阳伤寒证的必见之症( )

A. 体痛
B. 发热
C. 恶寒
D. 喘息
E. 呕逆


6. [多选题]《素问·本神》论及肺气实的症状有( )

A. 鼻塞
B. 喘喝
C. 胸部胀满
D. 仰面呼吸
E. 泾溲不利


7. [单选题]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

A. 气分
B. 卫气
C. 气营
D. 营分
E. 血分


8.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

A. 汗孔
B. 玄府
C. 气门
D. 肛门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根据原文"伤寒干呕、发热而咳",病机是

A. 邪热壅肺
B.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C. 风邪外束,胃气上逆
D. 水热互结
E. 邪在半表半里


11. [多选题]关于粒细胞缺乏症描述正确的是

A. 来势迅猛,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
B. 有条件者应安置病人于无菌室中
C. 口服用不吸收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进行消化道灭菌
D. 病因未明时,可先以窄谱抗生素作经验治疗
E. 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可用以治疗粒细胞缺乏症


12. [单选题]症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最适用的方剂是

A. 大陷胸汤
B. 十枣汤
C. 三物白散
D. 大柴胡汤
E. 半夏泻心汤


13. [多选题]以下哪些为大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 )

A. 心下硬满
B.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C. 舌上燥而渴
D. 大便秘结
E. 日晡小有潮热


14.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可见有。

A. 胸胁满微结
B. 呕而不渴
C. 往来寒热
D. 小便利


15. [多选题]肾阳衰微型水肿的主症有

A. 面浮身肿
B. 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
C. 腰部冷疼酸重
D. 四肢厥冷
E. 面色白或灰滞


16. [多选题]大承气汤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机理是( )

A. 邪热深伏
B. 燥热亢盛
C. 阴津欲竭
D. 肾液受耗
E. 肝阳上亢


17. [多选题]肝癌调摄的目的是

A. 提高生存率
B. 控制病情发展
C. 延长生存期
D. 改善生存质量
E. 以上都对


18. [多选题]致过敏性紫癜的有关因素是

A. 感染:病毒细菌
B. 食物:鱼虾蟹等
C. 药物:青链霉素红霉素磺胺类
D. 寒冷
E. 花粉虫咬疫苗


19.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其后果是

A. 必神昏谵语
B. 必发痉厥
C. 必发吐衄
D. 必发斑疹
E. 必发吐泻


20. [多选题]伏暑可出现下列哪些证型( )

A. 表里同病
B. 湿热积滞阻于肠道
C. 暑湿郁蒸
D. 邪袭肺卫
E. 暑湿化燥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2znp9.html
  • 下一篇: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前模拟题(K6) 口渴引饮,脉象弦数,内兼郁热的汤证是( )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肺气上逆 太阳阳明合病,困阻中焦# 湿热并重,后温中补虚 先温中补虚,以维持循环的稳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