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平衡
C. 阴阳交感
D. 阴阳互根
E. 阴阳消长
2. [单选题]整粒时,为筛除大颗粒应选用药筛的规格是
A. 10~12目
B. 12~14目
C. 14~16目
D. 16~18目
E. 20目
3. [单选题]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从药品批发企业购进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A. 应由医院自行到药品批发企业提货
B. 应由药品批发企业将药品送至医院
C. 应由公安部门协助药品批发企业将药品送至医院
D. 应由公安部门协助医院到药品批发企业提货
E. 应由公安部门监督药品批发企业将药品送至医院
4. [单选题]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是
A. 寒证
B. 热证
C. 实证
D. 虚证
E. 表证
5. [单选题]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的是
A. 苦味药
B. 辛味药
C. 酸味药
D. 咸味药
E. 淡味药
6. [单选题]树脂多为植物体内哪一类成分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
A. 挥发油类
B. 生物碱类
C. 木脂素类
D. 蒽醌类
E. 黄酮类
7. [单选题]下列可引药上行的辅料是
A. 醋
B. 蜜
C. 姜汁
D. 酒
E. 盐水
8. [单选题]菊花药材的商品规格不包括
A. 亳菊花
B. 滁菊花
C. 野菊花
D. 杭菊花
E. 贡菊花
9. [单选题]枳实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是
A.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B. 枳实对胃肠道有抑制作用
C.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呈双向作用
D. 枳实、枳壳对胃肠作用不同
E.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不能用于治疗胃下垂、胃肠无力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10. [单选题]被称为"太仓"的是
A. 上气海
B. 下气海
C. 水谷之海
D. 血海
E. 髓海
1.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同时又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因此,在需要补阳时加以补阴的药物补阴从而促进阳气的生成。故选D。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B
解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将药品送至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得自行提货。
4.正确答案 :A
解析:寒证概念: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所表现出的寒性证候。病因: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食物,致阴寒过盛;或素体阳虚,或久病耗伤阳气所致。病机与证候特点:阴寒内盛或阳气不足。阴盛则实寒;阳虚则虚寒。实寒证症见头身冷痛或脘腹冷痛而拒按,遇寒家中,得热痛减,脉迟紧等;虚寒证症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而润,脉沉迟等。故此题应选A。
5.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成“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故答案为D。
6.正确答案 :A
解析:树脂是一类化学组成比较复杂的物质,一般认为是植物体内的挥发油成分如萜类,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氧化、聚合、缩合等作用形成的。故此题应选A。
7.正确答案 :D
解析:酒辛、热,能升能散,引药上行。
8.正确答案 :C
解析:由于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菊花性状也不尽相同。亳菊:呈圆盘或扁扇形,松散。黄白色或土黄色,少数淡紫红色。花头大小约2.1×3.4厘米。质轻,每10克约100朵花。舌状花瓣直伸,不卷曲,无典型管状花,每花基部有1枚膜质鳞片。香气淡,具干草样气味。滁菊:呈扁球形或长扁圆形。白色或灰白色,中心略见黄色。花头大小约0.8×2.4厘米。质较重,每10克约60朵花。舌状花瓣常向花心卷曲,或互相扭曲,基部无膜质鳞片;管状花约外露,或被舌状花蔽盖。香气浓,具艾蒿样气。贡菊:呈扁圆形,中厚周薄。四周白色,中心黄色,花头大小约0.7×2.2厘米。每10克约95朵花。舌状花平展,由内至外层层叠压,基部无膜质鳞片,或偶有膜质鳞片;管状花或缺如,或花冠外露,气清香。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压缩状。朵大瓣阔,白色或黄白色,中心深黄色。花头大小约2.4×3.5厘米。每10克约65朵花。舌状花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管状花多,外露。气清香。怀菊:呈圆盘或扁扇形,直径约1.5-2厘米,瓣小多紧密,花白色或浅紫色,舌状花长约1厘米,宽约3毫米。花序中央为短小的浅黄色管状花,气清香、味淡微苦。故此题应选C。
9.正确答案 :C
解析:枳实对胃肠道平滑肌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效应,呈现双向调节作用。
10.正确答案 :C
解析:饮食人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经过胃的腐熟,即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而下传于小肠。水谷精微部分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由此,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胃气”的盛衰。有胃气则平,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故“人以胃气为本”,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45o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