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控制感染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手段是
A. 加强员工教育
B. 控制或消灭感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宿主
E. 有效药物治疗
2. [单选题]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A. 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深
B. 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位置较低
C. 提示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炎症严重
D. 证实急性阑尾炎的存在
E. 证实慢性阑尾炎的存在
3.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A. 血淀粉酶
B. 尿淀粉酶
C. 血脂肪酶
D. 血糖
E. 血钙
4. [单选题]某院高于病房收治病种繁杂,但是护理人力比较充足,70%的护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工作年限均在5~8年以上,该病房适合采用的护理工作方式为
A. 个案护理
B. 功能制护理
C. 小组护理
D. 责任制护理
E. 综合护理
5. [单选题]孕妇患重症肝炎时威胁母婴生命的并发症是
A. 妊娠髙血压
B. DIC
C. 心律失常
D. 心力衰竭
E. 糖尿病
6. [单选题]健康干预的方法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行为干预的范畴
A. 模拟
B. 示范
C. 电视传播
D. 脱敏法
E. 强化法
7.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主诉心悸及颈部明显搏动感,查血压142/45mmHg,X线示左心室扩大、主动脉弓突出并有明显搏动,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病毒性心肌炎
B.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 高血压性心脏病
D.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8. [单选题]下列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
A.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B. C反应蛋白降低
C. 3周间的2次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
D. AST增高
E. CK增高
9. [单选题]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A. 0.5%
B. 1%
C. 7%
D. 8%
E. 10%
10. [单选题]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属于哪类控制
A. 质量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全面控制
D. 反馈控制
E. 前馈控制
1.正确答案 :C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控制感染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切断传播途径。
2.正确答案 :D
解析:1.急性阑尾炎时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阳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阑尾炎病因、病理、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急性阑尾炎时闭孔内肌试验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阑尾炎病因、病理、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病人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若出现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或炎症已波及腰大肌。【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阑尾炎病因、病理、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对于慢性阑尾炎,X线钡剂灌肠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阑尾炎病因、病理、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1)血清淀粉酶测定: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2)尿液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3)血清脂肪酶测定: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D
解析:该病区为高干病房,患者相对普通病房护理服务需求更高,患者更希望获得整体的、相对连续的护理,责任制护理可以很好地满足患者需要;该科室护理人力配置数量充足,质量有保证,可以满足开展责任制护理需要;同时,由于该病区患者病种特点决定综合护理中的专科护士的作用不大,所以责任制更适合该病区的护理工作。
5.正确答案 :B
解析:重症肝炎对孕妇的影响,早期可加重妊娠反应,晚期则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重,分娩时发生产后大出血,重症肝炎时常并发DIC,威胁母婴生命。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C
解析:行为干预的方法主要有模仿、示范、行为脱敏、行为强化等。
7.正确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代偿性肥大扩张,由于左心室明显增大,心尖搏动增强,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有心悸表现。查体可见颈动脉搏动明显,脉压增大,左室扩大等,故该病人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B
解析: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CK、AST、LDH增高,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需反复测定,发病后3周间的2次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E
解析: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
10.正确答案 :E
解析:1.前馈称预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控制来实现的,在护理管理中称为基础质量控制。如急救物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人员的素质等均属此类控制。
2.同期控制又称为过程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其纠正措施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护理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对执行计划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当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3.反馈控制又称后馈控制、结果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主要将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防止偏差的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4nr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