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历年考试试题(AH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哪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关节炎
C. 移植排斥反应
D. 马的抗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发生的肾小球肾炎
E. 支气管哮喘
2. [多选题]离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A. 最大转速
B. 最大离心力
C. 离心转头参数
D. 最大容量
E. 差速离心
3. [多选题]理想的生化检验质控品应具备的特性包括
A. 添加剂和防腐剂尽可能少
B. 人血清基质
C. 瓶间变异小
D. 有效期长
E. 无传染性
4. [多选题]溯源性是指
A. 全测量范围内的溯源性
B. 特点浓度的溯源性
C. 是否使用了参考物校准
D. 平均值的溯源性
E. 是否使用参考方法检测
5. [多选题]离心机转头的类型包括
A. 固定角转头
B. 垂直转头
C. 甩平式转头
D. 区带转头
E. 平速转头
6. [多选题]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A. 吞噬、杀伤和消除病原微生物
B. 分泌细胞因子
C. 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D. 抗肿瘤作用
E. 形成体表化学屏障
7. [多选题]血红蛋白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由
A. 电源
B. 透镜
C. 虑光片
D. 流动比色池
E. 光电传感器
8. [多选题]红细胞形态检查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的类型包括
A. 正常色素性
B. 低色素性
C. 高色素性
D. 多色性
E. 细胞着色不一
9. [多选题]在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应充分体现对患者和临床的承诺
B. 应与医院的总体方针政策协调一致
C. 应与社会及患者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协调发展
D. 确保各级检验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包括学习和进修人员
E. 各类临床实验室的目标是相同的
10. [多选题]涂片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细胞分布通常
A. 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
B. 尾部淋巴细胞少
C. 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
D. 大细胞和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
E. 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11. [多选题]作为诊断试验的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效能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
A. 可靠性
B. 真实性
C. 安全性
D. 简便性
E. 实用性
12. [多选题]对参加室间间评价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是( )
A. 有明确的职责以确保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B. 有参加该活动的文件化程序
C. 执行该程序并提供证明参加活动的记录以及室间质评结果
D. 室间质评结果必须获得满意的结果
E. 提供出现不满意结果时所采取的纠正活动的证明资料
13. [多选题]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与下述因素中有关的是
A. 所带的净电荷
B. 重量
C. 颗粒直径
D. 质/荷比
E. 形状的不同
14. [多选题]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和黏膜等构成的体表物理屏障
B. 皮肤黏膜分泌物中的杀、抑菌物质构成的体表化学屏障
C. 皮肤和某些腔道黏膜的正常菌群构成的体表微生物屏障
D. 吞噬细胞
E. T细胞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沉自动分析质控物的选择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B. 新鲜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C.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15mm~105mm
D. 陈旧人血,血沉值为20mm~85mm
E. 人工模拟血,血沉值为20mm~85mm
16. [多选题]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优点有
A. 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分离效果好
B. 颗粒不会积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C. 样品浓度不能太高
D. 达到平衡时间长
E. 适应范围广,即能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的颗粒
17. [多选题]免疫调节机制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关键,其调节环节包括
A. 抗原的调节
B. 补体成分的调节
C. 信号转导和分子水平的调节
D. 细胞和克隆水平的调节
E. 群体水平的调节
18. [多选题]POCT的检验质量难以保证的原因主要有
A. 使用热敏打印纸直接发报告
B. 报告内容不规范,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计量单位等
C. 没有统一的室内和室间严格的质量控制
D. 非检验操作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工作人员没有经过适当的培训
E. 各种POCT分析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各不相同
19. [多选题]关于HLA-Ⅱ类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Th细胞的活化起限制作用
B. 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C. 其抗原肽结合区可接纳13~17个氨基酸残基
D. 与CD8结合传递辅助刺激信号
E. 由α链和β链组成
20. [多选题]关于淀粉酶表述正确的是
A. 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
B. 淀粉酶同工酶为P-同工酶和S-同工酶
C. 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
D. 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
E. 重症胰腺炎胸腹腔积液的淀粉酶活性可高于血清中10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