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对心房颤动无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 维拉帕米
B. 奎尼丁
C. 利多卡因
D. 强心苷(甙)
E. 普萘洛尔
2. [单选题]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千克约需
A. 80kcal
B. 66kcal
C. 55kcal
D. 44kcal
E. 30kcal
3. [单选题]给胃癌患者实施直肠指诊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有无
A. 种植转移
B. 淋巴转移
C. 血行转移
D. 直接浸润
E. 跳跃转移
4. [单选题]手术后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气胸
B. ARDS
C. 急性左心衰
D. 肺栓塞
E. 重症肺炎
5. [单选题]男,30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年,早晨起床时发现出现双下肢不能动。查体:双下肢膝腱反射减退,无肌萎缩。血钾测定2.0mmol/L。你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
A. 慢性甲亢性肌病
B. 周期性瘫痪
C. 周围神经炎
D. 重症肌无力
E. 癔症
6. [单选题]成纤维细胞损伤后转变成骨细胞属于
A. 假膜
B. 化生
C. 渗出
D. 转化
E. 增生
7.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 风疹
B. 肺炭疽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 禽流感
E. 肺结核
8. [单选题]男婴,3天。出生后不吃、不哭、不动,少尿,体温不升。胎龄32周早产。查体:T34.0℃,呼吸不规则,反应低下,皮肤黄染,肺部呼吸音低,心音低钝,腹胀,面颊、臀部,双下肢皮肤硬肿,压之凹陷,手足凉。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新生儿黄疸
B. 新生儿肺炎
C. 新生儿心肌炎
D. 新生儿水肿
E.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9. [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外膜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类脂A
10. [单选题]男性,27岁,右肾结核行右肾切除抗结核治疗1年,尿痛缓解,但尿频加重,每晚7~8次,静脉尿路造影见左肾显影尚好,仅伴轻度肾积水及膀胱挛缩,尿常规白细胞0~2个/HP,现治疗应选择
A. 左肾造瘘术
B. 继续抗结核治疗
C. 左输尿管皮肤造瘘术
D. 膀胱造瘘术
E. 膀胱扩大术
1.正确答案 :C
解析:利多卡因的心脏毒性低,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2.正确答案 :C
解析:婴儿基础代谢每日平均约需55kcal/kg,7岁时基础代谢每日平均约需44kcal/kg,12岁时基础代谢每日平均约需30kcal/kg,故选C。
3.正确答案 :A
解析:本组题目是应用题,考查考生对胃癌转移途径的掌握情况。胃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有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直肠前凹的转移癌有时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
4.正确答案 :D
解析:术后猝死原因有:①心源性猝死(SCD);②肺脏原因,主要是肺栓塞(PE);③脑血管因素,脑出血、脑梗死也可能导致术后猝死;④其他因素。
5.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的题干是一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短病历,旨在考核临床知识。解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分析备选答案中各种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与题干描述的病例是否一致。从这个病例的临床表现看,应在慢性甲亢肌病、周期性瘫痪和重症肌无力三种病中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萎缩是常见的,那些肌无力、肌萎缩特别严重的病例临床称为慢性甲亢性肌病,也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甲亢的症状重,肌病特点是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全身肌肉都无力,又以肩带肌、腰带肌为明显、肌肉萎缩常很显著,是肌无力而不是"不能动"。这个病例是早晨起床时出现的双下肢不能动、无肌萎缩,可以排除慢性甲亢肌病。甲亢患者少数情况可伴发重症肌无力,青壮年女性多见,肌萎缩也是不明显,轻的可只累及眼肌、上睑下垂,也可延髓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都累及,是肌肉疲劳型,稍作肌肉运动症状即出现,常在说话、吃饭过程中很快不能说话、咀嚼、吞咽。一旦发生重症肌无力,均需持久药物治疗减轻症状(以及切除肥大的胸腺等),药物作用过去肌无力又出现,这些患者不会突然发生双下肢不能动而"上部"肌群无力更多见,而且发作时血钾水平也不降低。甲亢伴发周期性瘫痪(旧称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作大多在夜间休息时,突然出现的双下肢无力,软瘫,膝腱反射消失或减弱,轻者次日上午后减轻、缓解,患者无肌萎缩。严重病例双上肢也无力或软瘫,甚至呼吸麻痹而窒息。紧张、劳累、饮酒、过饱或饮食含糖多等易诱发软瘫,发作时血钾降低,甚至低至1.6mmol/L以下,血钾越低,软瘫越严重,累及范围越广,补钾治疗后很快症状缓解减轻,持续补钾可预防发作。这个病例就是甲亢伴发的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52.7%考生选择正确。有40%考生选择了慢性甲亢肌病或重症肌无力。一是对甲亢的并发症不熟悉;二是很多考生从未诊治过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慢性甲亢肌病等,仅有书本知识,日久后常常记不住。
6.正确答案 :B
解析:成纤维细胞损伤后转变成骨细胞属于化生。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代替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7.正确答案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而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疾病是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A项风疹:属于丙类传染病。故正确答案为A。
8.正确答案 :E
解析:早产儿出现低体温(<35℃)、一般状态差(不吃、不哭、不动、尿少)、皮肤硬肿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避错】新生儿黄疸,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一般状态较好;新生儿肺炎伴有体温升高。ABCD选项均无皮下硬肿表现。
9.正确答案 :A
解析: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为原核细胞所特有。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3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聚糖骨架均相同。四肽侧链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则随菌不同而异。外膜、脂蛋白、脂多糖和类脂A只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正确答案为A。
10.正确答案 :E
解析:膀胱扩大术适用于结核性膀胱挛缩,切除病肾。再经3~6个月抗结核治疗炎症愈合后,无尿道狭窄,肾功能及膀胱三角区明显异常者,可行膀胱扩大术。多用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也可以行胃扩大膀胱术,效果较好。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evr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