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应首选的方剂是( )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0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应首选的方剂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开郁二陈汤
B. 桂枝茯苓丸
C. 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D. 理冲汤合佛手散
E. 苍附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患者,男,27岁。胃脘冷痛,畏寒喜暖,口不渴。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A. 丁香
B. 砂仁
C. 花椒
D. 高良姜
E. 香附

正确答案 :D

解析:高良姜的功效:温胃止呕,散寒,止痛。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胃寒呕吐泄泻,嗳气吞酸。


[单选题]患者,男,27岁。息梅毒疳疮,色呈紫红,四周坚硬突起。伴腹股沟横痃,质坚韧及肝脾肿大,舌淡紫苔腻,脉滑。其证候是

A. 肝经湿热
B. 痰瘀互结
C. 脾虚湿蕴
D. 气血两虚
E. 气阴两虚

正确答案 :B

解析:淫秽疫毒循肝经下注并凝集于阴器,气血壅阻,痰瘀互结,故疳疮色呈紫红,四周坚硬突起,或横痃质坚韧,或杨梅结呈紫色结节,或腹硬如砖,肝脾肿大;舌淡紫或暗、苔腻或滑润、脉滑或细涩为痰瘀互结之象。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足癣的特征的是( )

A. 通过接触传染
B. 局部瘙痒
C. 多见于成年人
D. 真菌培养阴性
E. 易继发感染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抢救有机磷农药中度中毒的药物是( )

A. 阿托品+AchE复活药
B. 毛果芸香碱+AchE抑制药
C. 阿托品+AchE抑制药
D. 毛果芸香碱+AchE复活药
E. 单用阿托品

正确答案 :A

解析:可选择阿托品+AchE复活药,原则是及时、足量、重复给药,直至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根据病情每10~20分钟给予。有条件最好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注阿托品可避免间断静脉给药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单选题]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后6小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口服美托洛尔
B. 尿激酶溶栓治疗
C. 静脉注射毛花苷C
D. 口服卡托普利
E.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 :B

解析:在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单选题]患者,女,65岁。水肿渐起,最早见于踝部,逐渐发展到全身,毛发干枯,皮肤苍白,经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现症见浮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腹胀纳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该证型中医治法是

A. 和中降逆,化湿泄浊
B. 温运脾阳,利水消肿
C.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D.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E.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症状判断为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治法为温运脾阳,利水消肿。一定要和健脾化湿,通阳利水相鉴别,D选项适用于水湿浸渍证。


[单选题]预后最差的肺癌类型是( )

A. 鳞状细胞癌
B. 腺癌
C. 大细胞癌
D. 小细胞癌
E. 腺鳞癌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患者,女,43岁,被诊断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采用的治法为

A. 平肝潜阳
B. 滋养肝肾
C. 镇肝息风
D. 清肝泻火
E. 疏肝理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肝阳上亢证证候:头晕头痛,口干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x7219.html
  • 下一篇:GnRH-a的给药时间是( ) 利关节,舒筋活络 祛风湿,治骨鲠 祛风湿,解表,利尿 祛风湿,活血化瘀雌激素 甲胎蛋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胎盘生乳素 缩宫素酶一级医疗事故 二级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 五级医疗事故血胸闭式引流的位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