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1-1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

A. 必须具有化学上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
B. 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活性
C. 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 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迅速
E. 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哪种特性,是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

A. 交叉反应性
B. 比例性
C. 阶段性
D. 可逆性
E. 特异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抗原与抗体结合高度的特异性,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但多数天然抗原具有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另一物质可能有共同抗原,对检验结果产生交叉反应,但这交叉反应仍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对临床诊断可能产生干扰,不过有时也将这种交叉反应用于临床诊断,如外斐试验。


[单选题]下列关于支原体与细菌L型特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遗传特性相同
B. 不能通过滤器
C. 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为荷包蛋样菌落
D. 菌落较小
E. 易恢复为原菌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增高
B. 较有价值的观察指标是分子标志物检测
C. 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D. 是一种常见的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E. 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正确答案 :E

解析:虽然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都很敏感,但心肌梗死的诊断往往需要患者病史的支持。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和心导管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多选题]分子诊断技术除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的分子诊断外,还可用于

A. 软组织挫伤诊断
B. 个人识别
C. 器官移植组织配型
D. 亲子鉴定
E. 产前诊断

正确答案 :BCDE


[单选题]APTT试验中使用的部分凝血活酶主要成分是

A. 凝血酶
B. 白陶土
C. 硅藻土
D. 磷脂
E. 钙离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部分凝血活酶(磷脂)可来源于人、动物和植物。


[单选题]精液检查见到精子运动缓慢,则精子活动力属于

A. b级
B. d级
C. a级
D. e级
E. c级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染色体核型与相应的融合基因组合正确的是

A. t(15;17)(q22;q12)--PML/RARα
B. t(8;21)(q22;q12)--AML1/MTG8
C. t(8;21)(q22;q22)--BCR/ABL
D. t(9;22)(q22;q22)--BCR-ABL
E. t(9;22)(q34;q11)--PML/RARA

正确答案 :A

解析:15q22上有PML基因,17q11-12上有RARα受体,t(15;17)所形成的融合基因有两种形式PML/RARα和RARα/PML。


[单选题]在基因治疗时,目前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允许作为靶细胞( )

A. 造血细胞
B. 肝细胞
C. 淋巴细胞
D. 生殖细胞
E. 肿瘤细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考点:基因治疗靶细胞的选择。基因治疗通常采用体细胞,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目前只允许用于动物实验。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疾病的现状

A. 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问题日趋严重
B. 新病原体不断出现
C. 易感人群不断增加
D. 感染因子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E. 已控制的病原体死灰复燃

正确答案 :D

解析:感染性疾病的现状是:易感人群不断增加、新病原体不断出现、已控制的病原体死灰复燃、感染因子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问题日趋严重。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19dxk.html
  • 下一篇:下述间接法描述不确切的是 因视物模糊,脉搏85次/分,尿糖(+++),其他都易成为自身抗原脑脊液的功能包括 ( )光源 物镜 目镜# 滤板 聚光器核染色质结构由细致到粗糙 核仁由显著可见到无 胞质颗粒由无到有 细胞由大到小 核质比由小到大#高脂蛋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