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P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2   [手机版]    

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P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P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症见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或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象沉弱。其病机是

A. 阳明热结,腑气不通
B. 阳明热结,气液两虚
C. 阳明热结,阴液亏损
D. 阳明热结,小肠热盛
E. 阳明热结,气机不畅


2. [单选题]"十二经筋"中足三阴经筋

A. 起于足趾结于面
B. 起于足趾结于胸
C. 起于足趾结于腹
D. 起于足趾结于头
E. 起于手指结于腹


3. [多选题]实证便秘多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 )

A. 热结
B. 气滞
C. 血虚
D. 寒积
E. 阳虚


4. [单选题]据《金匮要略》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 历节
B. 伤寒
C. 风痹
D. 血痹
E. 湿痹


5. [单选题]治疗颤证时应重视

A. 调补阴阳,熄风通络
B. 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C. 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D. 清热化痰,镇肝熄风
E. 益气养血,熄风通络


6. [多选题]痹证的辨证要点为

A. 辨邪气的偏盛
B. 辨别虚实
C. 辨受病脏腑
D. 辨病位
E. 以上都对


7. [单选题]患者于某,男性,48岁。因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近日加重,现胸闷如窒,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头晕沉如裹,咳白痰,形体肥胖,苔浊腻,脉沉。其辨证为胸痹

A. 阴寒凝滞证
B. 痰浊闭阻证
C. 气滞血瘀证
D. 痰热中阻证
E. 心脾两虚证


8. [单选题]《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

A. 重复感受寒邪
B. 外感寒邪,内伤冷饮
C. 表里两经俱受寒
D. 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
E. 以上均不是


9.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A. 晨僵
B. 关节畸形
C. 关节肿
D. 关节痛
E. 关节功能障碍


10. [单选题]支气管扩张常见痰液性状为

A. 白色泡沫痰
B. 黄色脓痰,久置分层
C. 铁锈色痰
D. 粉红色泡沫痰
E. 砖红色胶冻状痰


11. [单选题]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便秘者最宜选用

A. 延胡索
B. 郁金
C. 乳香
D. 红花
E. 桃仁


12. [多选题]胃痛的发生,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 脾
B. 胃
C. 肝
D. 胆
E. 肠


13. [单选题]朱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是指

A. 清热滋阴
B. 健脾益气
C. 补益肝肾
D. 清热润肺
E. 清热燥湿


14. [多选题]虚劳脾气虚的主症是

A. 食少便溏
B. 形寒肢冷
C. 倦怠乏力
D. 舌苔厚腻
E. 食后胃脘不舒


15. [单选题]便血脾胃虚寒证的主方为

A. 归脾汤
B. 黄土汤
C. 知柏地黄汤
D. 桑杏汤
E. 黄芪建中汤


16. [多选题]血证的病因有

A. 感受外邪
B. 情志过极
C. 饮食不节
D. 劳欲体虚
E. 久病之后


17. [单选题]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治疗方剂首选

A.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B. 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C. 黄连阿胶汤合一贯煎
D. 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E.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18. [单选题]眩晕的主要特征是

A. 意识不清
B. 目眩、头晕
C. 恶心呕吐
D. 视物不清
E. 仆倒


19. [单选题]"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主要机理是由于

A. 六腑属于空脏器官
B. 六腑均不是藏精气器官
C. 六腑是传化物器官
D. 六腑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患者左侧腰痛剧烈,不能转侧,日轻夜重,痛处拒按,阴雨天加重,舌暗红,苔薄白腻,脉弦,治宜首选( )加减。

A. 身痛逐瘀汤
B. 右归丸
C. 青娥丸
D. 肾着汤
E. 独活寄生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725gk.html
  • 下一篇:2024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副高卫冲刺密卷答案公布(P4) 35岁。腹痛肠鸣,或腹部隐痛,舌淡苔白,微恶风,鼻塞喷嚏,咳嗽痰稠,升清举陷 温中散寒,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总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