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医师模拟考试试题(F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6   [手机版]    

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医师模拟考试试题(F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医师模拟考试试题(F6),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胸痹基本治法是

A. 活血通络
B. 活血化瘀
C. 宣痹通阳
D. 温助心阳
E. 活血理气


2. [单选题]高热的体温范围是

A. 37.5~38℃
B. 38.1~39℃
C. 39.1~41℃
D. 39.1~40℃
E. 41℃以上


3.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孕妇应禁针的是( )

A. 曲池
B. 肩井
C. 肩贞
D. 大椎
E. 足三里


4. [单选题]风温银翘散证兼咳嗽者,方中最宜加

A. 马勃
B. 杏仁
C. 玄参
D. 陈皮
E. 天花粉


5. [单选题]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

A. 黄柏
B. 龙胆草
C. 椿皮
D. 苦参
E. 虎杖


6. [单选题]乌梅丸适用于

A. 寒热错杂,痰热互结,症见心下疼痛、按之石硬者
B. 胃虚痰阻,气机阻滞,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C.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肠道失固,症见久泻久痢者
D. 寒热错杂,痰湿交阻,症见心下痞满、恶食懒倦者
E. 寒热错杂,气机阻滞,症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者


7. [单选题]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泡服


8.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A. 益胃汤
B. 桑杏汤
C. 沙参麦冬汤
D. 清燥救肺汤
E. 麻杏甘石汤


9. [单选题]下列发热的病因,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

A. 伤寒
B. 中暑
C. 肺脓肿
D. 血吸虫病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 [单选题]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

A. 少气
B. 呃逆
C. 夺气
D. 噫气
E. 太息


11.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润,脉弱。治疗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

A. 脾俞、气海
B. 悬钟、太溪
C. 肾俞、足三里
D. 三阴交、足三里
E. 中脘、内关


12. [单选题]治疗寒湿痹证,骨节疼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 附子
B. 干姜
C. 高良姜
D. 细辛
E. 吴茱萸


13.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反
D. 相恶
E. 相畏


14. [单选题]耳与下列哪组经络联系密切

A. 手太阳、手足阳明、足少阴
B. 足少阴、手足太阳、足阳明
C. 足厥阴、手足少阳、手太阳
D. 足少阴、手足少阳、手阳明
E. 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


15. [单选题]大敦穴的定位是

A.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B. 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C.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
D. 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E.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


16. [单选题]以下选项,不属于颈椎病分型的是

A. 神经根型
B. 椎管型
C. 脊髓型
D. 颈型
E. 混合型


17. [单选题]"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
E. 互相转化


18. [单选题]医学伦理原则不含

A. 不伤害
B. 有利
C. 尊重
D. 胆识
E. 公正


19.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 苏合香
B. 麝香
C. 牛黄
D. 远志
E. 皂荚


20. [单选题]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

A. 透刺法
B. 点刺法
C. 散刺法
D. 刺络法
E. 挑刺法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7e9vn.html
  • 下一篇:中医针灸中级冲刺密卷答疑(F6) 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鹿茸具有的功效是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则生飧泄”的机理是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以下除哪项外,虚热内生所致。治当滋补(肝)肾阴。 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生化气血,既助山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