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医学副高职称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L5),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直接干燥法是在常压下将粉状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这里的“一定温度”是
A. 80℃
B. 90℃
C. 110℃
D. 95~105℃
E. 120℃
2.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室内污染源的是
A. 室内装饰材料
B. 厨房油烟
C. 室内吸烟
D. 汽车尾气
E. 家用化学品
3. [多选题]在进行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检测前,选择检测方法应考虑的因素是
A. 现场空气中的浓度
B. 待测毒物的卫生标准
C. 待测毒物在空气中的扩散规律
D. 检测方法的采样流速
E. 检测方法的检出限
4. [单选题]在定量分析中,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直接配制
A. 硼砂
B. 氢氧化钠
C. 高锰酸钾
D. 硫代硫酸钠
E. 硝酸银
5.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白试验是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B. 空白试验是指采用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得到的结果
C. 空白试验是指采用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D. 空白试验是指除不加样品外,使用与样品测定相同的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所得到的结果
E. 空白试验是指进行平行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6. [单选题]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浓度时,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有
A. 保持一定的酸度
B. 排除干扰
C. 控制离子活度基本恒定
D. 防止产生迁移电流
E. 提高回收率
7. [多选题]在下列因素中,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A. 理论塔板数
B. 保留时间
C. 容量因子
D. 死时间
E. 分离系数
8. [单选题]在用固体吸附剂管采集空气中有毒物质时,穿透容量的作用是
A. 评价固体吸附剂吸附容量的指标
B. 评价空气中有机溶剂被吸附量的指标
C. 评价采样方法效率指标
D. 评价空气中有害物质被吸附效果的指标
E. 评价固体吸附剂在采样过程中穿透的程度
9. [多选题]在气相色谱法中,老化色谱柱的目的是为了
A. 除去残留的低沸点物质
B. 提高柱效率,提高灵敏度
C. 使固定液均匀、牢固地分布在担体表面上
D. 除低沸点杂质,保护检测器
E. 增加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10. [单选题]微波消解法达到消化目的的机制是
A. 微波加热作用
B. 微波振动作用
C. 微波提高酸的氧化性
D. 微波浓缩消解液
E. 微波加热和振动作用
11. [单选题]当向测定荧光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时,荧光强度将
A. 增加
B. 增加不明显
C. 不变
D. 明显增加
E. 降低
12. [多选题]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以下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A. 称取烘至恒重的基准级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加纯水溶解
B. 加定量的硫酸,盖塞
C. 加定量的碘化钾溶液,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D. 滴定至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
E. 继续滴定至蓝色转变为亮绿色
13. [单选题]用于检测聚氯乙烯成形品中的氯乙烯的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D. 薄层色谱法
E. 滴定法
14. [单选题]测定骨中钙的浓度,应选择
A. 气相色谱法
B. X射线衍射法
C.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5. [单选题]灰分测定法是将食品样品小火炭化后,在马福炉内灼烧灰化,然后定量。常用的定量法为
A. 容量法
B. 重量法
C. 沉淀法
D. 分光光度法
E. 比浊法
16. [单选题]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条件应包含哪些
A. 选择分析线、灯电流、火焰类型及状态
B. 选择分析线、灯电流、通带宽度和原子化条件
C. 选择火焰类型、火焰状态、火焰高度和灯电流
D. 选择分析线、灯电流和原子化器及其操作条件
E. 选择光源及其电流、原子化器及其操作条件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物质属于废水中的第一类污染物
A. 总铬
B. 甲醛
C. 总汞
D. 化学需氧量
E. 氨氮
18. [单选题]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 0.5μm
B. 0.45μm
C. 0.6μm
D. 0.55μm
E. 0.20μm
19. [多选题]环境空气样品的特点是
A. 污染物种类多
B. 污染物全是气体
C. 污染物毒性低
D. 污染物浓度低
E. 污染物浓度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20. [单选题]以下哪种滤料不宜用于空气中金属污染物采样
A. 定量滤纸
B. 微孔滤膜
C. 聚四氟乙烯滤膜
D. 合成纤维滤料
E. 玻璃纤维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