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
A. 脾肾亏虚的小便不利
B. 肾气亏虚的消渴
C. 肺胃热盛的消渴
D. 湿热夹瘀的小便不利
E. 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
2. [单选题]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
A. 弦大
B. 沉紧
C. 浮大
D. 滑数
E. 弦细
3. [单选题]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牛蒡、山栀
B. 黄芩、黄连
C. 柴胡、前胡
D. 防风、白芷
E. 银花、连翘
4. [单选题]隔蒜灸用于治疗
A. 吐泻
B. 阳痿早泄
C. 风寒痹痛
D. 肺痨
E. 疮疡久溃不敛
5.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的是
A. 当归、肉桂
B. 前胡、甘草
C. 杏仁、白前
D. 半夏、厚朴
E. 生姜、苏叶
6.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A.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B. 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
C. 胸中气塞,短气
D. 胸痹缓急
E.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7.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A. 有无汗出
B. 有无恶风
C. 有无发热
D. 有无恶寒
E. 有无头痛
8. [单选题]吴鞠通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
A. 清燥救肺汤
B. 桑菊饮
C. 银翘散
D. 麻杏石甘汤
E. 麻黄汤
9.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A. 夏秋季
B. 夏秋季
C. 春季
D. 冬春季
E. 冬季
10.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半夏
B. 茯苓
C. 白术
D. 厚朴
E. 生姜
1.正确答案 :E
解析:栝蒌瞿麦丸方中炮附子温肾化气,栝蒌根(天花粉)、山药(薯蓣)润燥生津;水停于内,泛溢周身,则用茯苓健脾渗利水饮;瞿麦渗湿利尿,导水于下。诸药配伍,共奏温阳利水,润燥止渴之效。如此则阳气宣通,水气下行,津液上润,故可治上燥下寒之小便不利。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C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4.正确答案 :D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5.正确答案 :C
解析: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壅肺,肺气上逆,肾虚不纳所致。治当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方中苏子温肺散寒祛痰;肺气上逆,以厚朴宽胸下气,除满化湿,共为君药。痰湿蕴肺,以半夏燥湿化痰,助苏子降逆化痰;肺主宣降,以前胡、苏叶、生姜宣降肺气,止咳祛痰;(胸中气机不利,陈皮醒脾理气化痰)共为臣药。肾阳不足,以肉桂温肾纳气平喘;阳从阴血化生,以当归补血化阴助肾,兼制温化寒痰药不伤阴血,共为佐药。肺主气,以大枣、甘草益气,兼防温热药伤气,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本方治疗肺实肾虚证,以肺实为主,重在治肺,兼以治肾。诸药相伍:共奏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之效。
6.正确答案 :C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7.正确答案 :A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D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气郁不利,痰气内生,痰气相结而壅滞于咽,则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情志不畅而加剧气机郁滞,则因情绪不佳而加重;气机郁滞,浊气不行,则胸闷;经气经脉不通,则胁痛;气逆于肺,则咳;气冲于胃,则呕;舌淡,苔薄腻,脉弦均为痰阻气郁之征。其治当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解郁散结,降逆顺气,醒脾和胃。厚朴下气开郁,行气化痰化瘀,芳香醒脾。茯苓健脾和胃,渗湿利痰。生姜降逆化湿,和胃化痰。干苏叶疏利气机,畅利咽喉,开郁散结。
化痰药与行气药相配伍,气顺则痰消;燥湿药与渗利药相配伍,以增化痰祛痰作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9k4g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