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处方审核结果可判为“超常处方”的是( )。
A. 重复给药
B. 无适应证用药
C. 使用“遵医嘱”字句
D. 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E. 处方后记无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2. [单选题]与吗啡叙述不符的是
A. 结构中含有醇羟基
B. 结构中有苯环
C. 结构中羰基
D. 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
E. 结构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3. [单选题]混合易发生爆炸的是
A. 维生素C和烟酰胺
B. 生物碱与鞣酸
C. 乳酸环丙沙星与甲硝唑
D. 碳酸氢钠与大黄酚
E. 高锰酸钾与甘油
4. [单选题]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是( )。
A. 头孢氨苄
B. 头孢哌酮
C. 头孢吡肟
D. 头孢拉定
E. 头孢呋辛
5. [多选题]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须慎重,以下情况应及时停药的是
A. 血清AST值为40U
B. 血清AST值为130U
C. 血清CPK值为0~200U
D. 严重急性感染、创伤或大手术
E. 有弥散性肌痛、肌软弱、赤褐色尿
6. [单选题]在不同单位与部门执业的药师都应该树立的服务理念是
A. 以患者为中心
B. 提供优质的服务
C. 以消费者为中心
D. 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
E. 以消费者为中心,主动参与药学服务工作
7. [单选题]下述药物中可导致新生儿出现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的是
A. 沙丁胺醇
B. 可待因
C. 布地奈德
D. 沙美特罗
E. 氨溴索
8. [多选题]常用的粉体粒径测定方法有
A. 气体透过法
B. 电感应法
C. 沉降法
D. 筛分法
E. 压汞法
9. [单选题]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生物制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临床药理学
B. 药物经济学
C. 安全性评估结果
D. 药品通用名称
E. 临床治疗首选程度
10. [单选题]以下所列审查处方结果中,可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是
A. 字迹难以辨认
B. 无适应证用药
C. 临床诊断缺项或书写不全
D.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
E.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1.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可判定为超常处方的情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①无适应证用药;②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③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④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机制相同药物的。根据第①点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属于用药不适宜处方。选项C、D、E均属于不规范处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正确答案 :C
解析:吗啡是具有菲环结构的生物碱,是由5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立体结构,含有5个手性中心,5个手性中心分别为5R,6S,9R,13S,14R。吗啡结构的3位是具有弱酸性的酚羟基,17位是碱性的N-甲基叔胺。吗啡3位、6位羟基同时酯化,得到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Heroin),将吗啡的N-甲基被烯丙基、环丙基甲基或环丁基甲基等取代后,得到烯丙吗啡(Nalorphine)和纳洛酮(Naloxone)等。从植物罂粟(papaversomniferum)的浆果浓缩物即阿片中可提取得到粗品吗啡,经精制后成盐酸盐,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答案选C
3.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药物的配伍变化。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其中化学的配伍变化包括如下:(1)变色:选项A、选项D(2)混浊或沉淀①pH改变产生沉淀②水解产生沉淀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选项C④复分解产生沉淀(3)产气(4)分解破坏、疗效下降:选项C(5)发生爆炸:选项E
4.正确答案 :E
解析: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
5.正确答案 :BDE
解析:本题考查血脂异常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是"肌病"。如AST及ALT高于正常上限3倍(120U)、CPK(磷酸激酶)高于正常值10倍(250~2000U/L),Mb(磷红蛋白)高于正常值3倍(210ng/ml),并有弥散性肌痛、肌软弱、赤褐色尿等,应考虑为肌病。严重急性感染、创伤或大手术者具有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
6.正确答案 :E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执业药师与药学服务。药学服务是一个系统持续的工作,各个执业领域的药师都需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C)、主动参与到药学服务工作(E)中的服务理念。备选答案E能涵盖A(以患者为中心)、B(提供优质的服务)、C(以消费者为中心)、D(保障公众安全、有效用药)四者。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E。
7.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平喘药可待因的不良反应。可待因系吗啡的3位甲醚衍生物,作用于吗啡受体,选择性地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类似吗啡。可待因还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此外,可待因尚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镇咳作用强而迅速,约为吗啡的1/4,作用维持4~6小时,不宜用于痰多、痰液黏稠的患者。可待因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1/7,强于一般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吸收后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约有15%的可待因在体内脱甲基而成吗啡。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中度以上疼痛时镇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可待因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良反应比吗啡显著减轻,但过量使用可产生兴奋和惊厥,也具有成瘾性,故应控制剂量与疗程。可待因口服吸收后易于通过胎盘屏障,约有15%的可待因在体内脱甲基而成吗啡,可致新生儿出现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故禁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故答案选B。
8.正确答案 :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定方向径):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问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②库尔特记数法(体积等价径):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③沉降法(有效径):沉降法是根据Stock's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常用Andrcasen吸管法。④筛分法(筛分径):筛分法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粒径测定方法。它是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排列,将一定量粉体样品置于最上层,在一定的震动频率下振动一定时间,称量各个筛号上的、粉体重量,求得各筛号上不同粒径的百分数。常用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
9.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目录中生物制品的分类。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第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10.正确答案 :E
解析: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1)适应证不适宜;(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5)用法、用量不适宜;(6)联合用药不适宜;(7)重复给药;(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gmg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