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疼痛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 刘完素
B. 王清任
C. 李杲
D. 张从正
E. 朱震亨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腕管肌腱鞘注射的进针点?( )
A. 指浅屈肌腱尺侧与远端腕横纹的交点远侧2.5cm处
B. 桡侧腕屈肌腱尺侧缘与远端腕横纹的相交处
C. 指浅屈肌腱尺侧与远端腕横纹的交点
D. 桡侧腕屈肌腱尺侧缘与远端腕横纹的相交处的远侧2.5cm处
E. 腕掌尺侧,钩骨沟、豌豆骨近端偏桡侧处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中选项A、B、C、D都是腕管肌腱鞘注射的进针点,备选答案E为尺管周围注射的进针点。
[单选题]患者,女性,54周岁,主诉椎间孔入路硬膜外注射激素后突发双下肢活动不能,进一步检查发现其浅触觉完好、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痛觉和温度觉消失。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马尾综合征
B. 硬膜外血肿
C. 硬膜外脓肿
D. 短暂性截瘫
E.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正确答案 :E
解析: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运动不能、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感觉检查时保留浅触觉而痛温觉消失的不一致性。它也可发生在操作主动脉时。在经椎间孔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期间或之后发生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时,患者可能主诉注射后突发背痛或腹痛。MRI检查显示与脊髓缺血/梗死一致的T2信号改变。脊髓前动脉缺血可由动脉硬化、肿瘤、血栓、低血压、空气或脂肪栓塞、毒物,或其他原因引起。颗粒物质(类固醇)、动脉损伤,或血管痉挛是其他潜在的病因,而且它们与经椎间孔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可能性有着明显的关联。
[单选题]手术后疼痛可使机体
A. 淋巴细胞减少
B. 淋巴细胞增多
C. 白细胞减少
D. 单核细胞活性增加
E. 杀伤性T细胞数量增加
正确答案 :A
解析:手术后疼痛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机体淋巴细胞减少。
[单选题]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把疼痛定义为,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组织损伤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学机制导致伤害感受或者最终导致疼痛。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伤害刺激信号都被当做是疼痛,也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产生于伤害感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伤害性传入信号激活两种主要的疼痛受体,包括与疼痛传导快的A-δ纤维相连接的低阈值伤害感受器和与疼痛传导慢的C纤维(无髓鞘)相连接的高阈值伤害感受器
B. 很多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和P物质)能够通过脊髓传导的上行通路(丘脑、前扣带皮质、岛叶皮质和躯体感觉皮质)调节突触后反应
C. 通过反复或持续的伤害性刺激使背角神经元长时间或剧烈活动,可能因此导致神经元反应性增强或中枢敏感化
D. windup是指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种机制,即重复的伤害性刺激有缓慢的时间累积效应,最终导致疼痛增强
E. P物质是一种重要的伤害感受性神经递质,能降低突触的兴奋性阈值从而导致正常情况下处于静默状态的脊髓间突触变得活跃和二级脊神经元敏感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A.主要有两种疼痛受体被伤害刺激激活,包括由快痛觉传入A-δ纤维传导的低阈值伤害感受器和由慢痛觉传入C纤维传导(无髓鞘的)的高阈值伤害感受器,脊髓背角中,有脊髓神经元突触的疼痛纤维通过突触递质传导。 B.很多神经递质(谷氨酸盐和P物质)能够通过脊髓传导的上行通路(丘脑,前扣带皮质,岛叶皮质和躯体感觉皮质)调节突触后反应。 C.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指重复多次的有害刺激会导致适用(反应减少)或敏感(反应增加)。对脊髓背角神经元进行重复多次的持续有害刺激能随之导致神经反应能力强化或中枢敏感化,神经可塑性和随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包括化学,电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功能改变,这些改变能使对疼痛刺激反应夸大(痛觉过敏),无害刺激即引起痛觉(触诱发痛)和引发涉及多个脊椎部位的牵涉痛和痛觉过敏。到目前为止,脊髓敏感化或超兴奋性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但有些影响因素已被提出了。 D.终结(windup)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机制,重复的伤害性刺激导致人们逐渐感觉到更大的痛苦,1965年,动物实验第一次揭露了重复刺激C纤维能使脊髓的二级神经元的电流逐渐增加。这种脊髓疼痛放大的机制与慢痛或终结(windup)的短暂刺激有关,慢痛是一种更迟钝的、与慢性疼痛阶段紧密相关的疼痛,主要通过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至背角感觉神经元,在C纤维传入刺激时,二级神经元的NMDA受体被激活,导致钙进入背角神经元,从而使NO突触被激活,生成NO。NO能影响伤害感受器终端以及提高突出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肽(尤其是P物质)能力,从而导致痛觉过敏和中枢敏感化。 E.P物质是一种重要的伤害感受性神经递质,能降低突触的兴奋性阈值,导致平时沉默的棘突间突触的活跃以及二级脊神经元的敏感化,并且P物质能在脊髓中远距离的传播,沿着最初的输入轨迹激活脊髓背角神经元,使感受野扩大及肌梭感受到非感受伤害性传入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