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模拟考试练习题(X1),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_正高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反转录PCR可用于
A. 克隆cDNA
B. 合成cDNA探针
C. 检测DNA病毒
D. 检测RNA病毒
E. 检测基因表达
2. [多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 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
B. 本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C. 骨髓无特异性改变
D. 病人血清中存在嗜异抗体
E.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幼淋巴细胞
3. [多选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 血清游离氨基酸增加
B. 血中丙酮酸量显著上升
C. 血中雌激素上升
D.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E. A/G比值升高
4. [多选题]有关Klenow片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由DNA聚合酶I被裂解而形成的大片段
B. 具有5&039;→3&039;聚合酶活性
C. 具有3&039;→5&039;外切酶活性
D. 用于cDNA克隆中的第二股链合成
E. DNA序列分析中常用酶
5. [多选题]反映远端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的指标是
A.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 尿渗量测定
C. 自由水清除率测定
D.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测定
E. 尿比重测定
6. [多选题]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应行骨髓检查( )
A. 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
B. 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 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
E. 血友病
7. [多选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用于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的指标有
A. 确定系数
B. 校正复相关系数
C. 剩余标准差
D. Cp统计量
E. 偏回归系数
8. [多选题]毛细管电泳技术实现分离的原理是
A. 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B. 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
C. 支持介质的筛孔
D. 样品中各组分之间在分配行为上的差异
E. 样品所带电荷
9. [多选题]临床PCR实验室设计时主要考虑
A. 各区独立
B. 注意风向
C. 因地制宜
D. 方便工作
E. 经济节能
10. [多选题]DNA重组技术中的载体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A. 载体的分子量要大,可保持在受体细胞内的稳定性
B. 有自主复制能力,使DNA能够进行扩增
C. 有多克隆位点,方便目的基因的插入
D. 有易检测的遗传标记,便于筛选
E. 具有最基本的转录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等
11. [多选题]高脂蛋白血症Ⅲ型主要引起哪些载脂蛋白的改变
A. Apo A升高
B. Apo CⅡ升高
C. Apo E升高
D. Apo B100升高
E. Apo B48升高
12. [多选题]PCR扩增产物的量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A. 最初靶DNA的量
B. 模板GC含量
C. PCR扩增效率
D. 解链温度
E. 循环次数
13. [多选题]实验室应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以满足临床诊治需要。在开展新项目前必须考虑到
A. 项目临床应用价值,如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
B. 检查技术是否成熟
C. 标本量是否充足
D. 本实验室开展此项检查的条件是否具备
E. 该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卫生部门准入条件
14. [多选题]TDM中样品预处理的措施有
A. 灰化
B. 去蛋白
C. 提取
D. 化学衍生物化学反应
E. 离子化
15. [多选题]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过程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底物浓度、pH、温度、激活剂及抑制剂等,根据以上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 底物浓度过量和不受限制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B. 底物浓度过量时,反应呈零级反应
C. 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呈正比
D. 底物浓度与酶浓度相等时可达最大反应速度
E. 底物浓度低时,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呈正比
16. [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DNA序列都可以翻译为相应的蛋白质
B. 蛋白质是生物功能最终的执行者
C. mRNA的表达水平等同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D. 一个基因只能翻译成一种蛋白质
E. 一个基因只能转录成一种mRNA
17. [多选题]高度重复序列的功能主要有 ( )
A. 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
B.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C. 参与转位作用
D. 与进化有关
E. 与个体特征有关
18. [多选题]进行实验设计时,为了消除干扰因素以及便于比较应注意的原则是
A. 设立对照组
B. 确定足够的实验对象
C. 随机分组
D. 规定统一的评价指标
E. 对实验对象进行严格挑选
19. [多选题]临床实验室若对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需要进行哪些试验
A. 准确度
B. 精密度
C. 灵敏度
D. 特异性
E. 检测限
20. [多选题]以下关于PCR室内质量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性检测项目,每次试验应设置阴性、弱阳性和(或)阳性质控物
B. 定量检测项目,每次试验应设置阴性、弱阳性和阳性质控物
C. 每次检测固定放置于标准品之后
D. 每天多次扩增同一项目时,仅需第一次检测
E. 当无外部质控品时可采用试剂盒自带的阴性、阳性对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