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免疫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历年考试真题试卷(Q8),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机制是
A. C2a产生过少
B. C2a产生过多
C. C3a产生过少
D. C3a产生过多
E. C4a产生过多
2. [单选题]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分析的是
A. 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 高含量
C. 结构
D. 能量
E. 组成
3. [多选题]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保养内容主要包括
A. Na电极内充液补充
B. K电极内充液补充
C. 饱和氯化钾或氯化钾固体的补充
D. 清除电极表面蛋白
E. 清除测量室内壁吸附蛋白
4. [单选题]直接识别是指
A. 受者的APC识别供者的MHC分子
B. 供者的TCR识别受者的MHC分子
C. 受者的TCR识别供者的MHC分子
D. 受者的TCR直接识别供者的TCR
E. 受者的MHC分子直接识别供者的MHC分子
5. [单选题]与前向角散射密切相关的是
A. 细胞直径
B. 细胞直径的平方
C. 细胞核的形状
D. 血小板数量
E. 病毒性质
6. [单选题]沉降系数与样品颗粒的质量或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和密度越大,沉降系数越大
B. 质量越小,沉降系数越大
C. 质量或密度与沉降系数无关
D. 密度越大,沉降系数越小
E. 质量和密度越小,沉降系数越大
7. [单选题]正常人尿常规检查,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结果( )。
A. RBC 0~1/HP
B. WBC1~3/HP
C. 透明管型0~1/LP
D. 颗粒管型0~1/LP
E. 草酸钙结晶
8. [单选题]人类HLA-Ⅰ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 第2号染色体短臂
B. 第6号染色体短臂
C. 第6号染色体长臂
D. 第9号染色体长臂
E. 第15号染色体短臂
9. [单选题]患儿,12岁,突然出现步态不稳、语言不清就诊,查体:肝脏右肋下4.5cm,质地中等,脾脏肋下未及,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血生化提示:肝脏酶学异常,该患儿应首选哪项检查确诊
A. 脑电图
B. 肝脏B超
C. 头颅MRI
D. 肌电图
E. 血清铜蓝蛋白
10. [单选题]在作等级资料的比较时,宜选用的分析方法是
A. t检验
B. X2检验
C. 秩和检验
D. F检验
E. 方差分析
11. [单选题]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 )。
A. 大细胞性贫血
B. 小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双相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12. [单选题]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的试验是
A. 噬菌体裂解实验
B. 溶血试验
C. 空斑形成试验
D.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 T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13. [单选题]不属于分化抗原的是
A. 唾液酸
B.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C. 组织多肽抗原
D. 铁蛋白
E. 甲胎蛋白
14.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最可能检出抗自身IgG抗体
A. 恶性贫血
B. 重症肌无力
C. 自身免疫性溶血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E. 肺肾出血性综合征
15. [单选题]下面关于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所测到的细胞为IgG类抗体形成细胞
B. 经典空斑形成试验只能检测抗RBC抗体的产生细胞
C. B细胞增殖试验中小鼠B细胞可用细菌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
D.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E. 以上都是
16. [单选题]10岁女孩,体型矮小,缺乏第二性征,乳房不发育,无腋毛、阴毛,胸宽,双乳头相距较远,且有智力低下,伴有颈蹼、颈短、下颌小,腭弓高,临床拟诊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以下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 体型矮小
B. 性发育幼稚
C. 染色体核型分析
D. 尿中雌激素减少
E. 原发性闭经
17. [单选题]以下是经过PCR扩增后得到的Ct值,哪个样品的DNA原始拷贝数最多
A. 样品A,Ct=20
B. 样品A,Ct=22
C. 样品A,Ct=24
D. 样品A,Ct=26
E. 样品A,Ct=28
18. [单选题]以ALP为标记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测定AFP,影响测定结果的情况是
A. 用非抗凝剂的血清
B. 肝素钠抗凝血浆
C. EDTA抗凝血浆
D. 肝素锂抗凝血浆
E. 用分离胶分离的血清
19.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特点
A. 可对细胞内部的光学断层扫描成像
B. 对样品进行立体、动态观察
C. 具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的功能
D. 不能观察活细胞
E. 没有光的散射
20. [单选题]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因是
A. 细胞毒抗体
B. 细胞毒T细胞
C. NK细胞
D. K细胞
E. 抗Rh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