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临床血液学检验医学正高考试模拟试卷(Q7),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相比有哪些特点 ( )
A. 前者网织红细胞较高
B. 前者血红蛋白下降较快
C. 前者白细胞数更低
D. 前者中性粒细胞较高
E. 前者血小板更低
2.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可延缓或防止凝血
A.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B. 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 血液中加入肝素
D. 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E. 将血液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3. [多选题]关于浆细胞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B. 外周血浆细胞增多
C. 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
D. 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
E. 可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
4. [多选题]关于血液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比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B. 平均红细胞体积越高,血液黏度越大
C. 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强,血液黏度越大
D. 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
E. 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液黏度增高
5. [多选题]能检查是否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试验有
A. 抗人球蛋白试验
B. 冷热溶血试验
C. 冷凝集素试验
D.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E. 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
6. [多选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时,下列哪些细胞不在计数和分类范畴
A. 成骨细胞
B. 杆状核粒细胞
C. 脂肪细胞
D. 分叶核粒细胞
E. 淋巴细胞
7. [多选题]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
A. 对称分裂能力
B.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C. 定向分化能力
D. 多向分化能力
E. 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8. [多选题]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有 ( )
A. 舒张血管
B. 降低血压
C.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
D.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E. 收缩血管
9. [多选题]诊断IgM型骨髓瘤必备的条件是
A. 血磷增高
B. 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
C.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
D. 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小时
E. 溶骨性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
10. [多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的特点是( )。
A. POX染色阳性
B. SBB染色阳性
C. NAP染色阳性
D. AS-D-NAE染色阳性
E. AS-D-NCE染色阳性
11. [多选题]冷凝集素增高的疾病有
A. 淋巴瘤
B. 支原体肺炎
C. 疟疾
D. PNH
E. 冷凝集素综合征
12. [多选题]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包括( )。
A. 血凝速度
B. 纤溶活性的高低
C. 红细胞的聚集状态
D. 红细胞的刚性
E. 血小板的功能
13. [多选题]诊断PNH应选作下列哪些试验
A.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C. 酸溶血试验
D. 冷溶血试验
E. 蔗糖水溶血试验
14. [多选题]关于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铁蛋白的水平
B.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的水平
C. 总铁结合力等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
D. 总铁结合力与血清铁蛋白成正比关系
E.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水平
15. [多选题]G-6-PD酶缺陷症可见于以下哪些类型 ( )
A. 感染诱发溶血性贫血
B. 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C. 先天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D. 蚕豆病
E.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6. [多选题]纤溶酶的生理作用是
A. 裂解纤维蛋白原
B. 裂解纤维蛋白
C. 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D. 可将赖氨酸纤溶酶原转变成谷氨酸纤溶酶原
E. 激活补体
17. [多选题]有关血小板聚集试验哪些说法是对的 ( )
A. 血小板聚集试验最常用的是比浊法
B. 不同浓度的诱聚剂对血小板聚集曲线无明显影响
C. 记录仪记录的血小板透光度变化就是血小板聚集曲线
D.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聚集率下降
E. 脑梗死、高脂饮食、吸烟等聚集率增加
18. [多选题]血友病患者临床出血特征为( )。
A. 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
B. 均有皮肤紫癜及黏膜出血
C. 可出现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D. 负重的肌肉常可出现血肿
E. 出血常发生于负重的大关节腔内
19. [多选题]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有
A. 类白血病反应可有明确的病因
B. 类白血病反应血象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一般正常
C. 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
D. 类白血病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明显减低
E. 类白血病反应没有染色体异常和BCR/ABL融合基因
20. [多选题]血管壁中膜层基底膜的功能包括( )。
A. 活化纤溶
B. 支撑内皮细胞
C. 诱导凝血活化
D. 诱导血小板黏附
E. 参与血管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