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药医学正高智能考试试题(A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5   [手机版]    

中药医学正高智能考试试题(A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药医学正高智能考试试题(A5),更多中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 )

A. 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B. 对立是绝对的
C. 既可以孤立存在,又可相辅相成
D. 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
E. 对立是相对的、暂时的


2. [多选题]罂粟壳常用以治疗的病证是( )

A. 久泻久痢
B. 肺虚久咳
C. 筋骨疼痛
D. 胃痛
E. 腹痛


3. [多选题]功能通窍止痛的药物有( )

A. 羌活
B. 白芷
C. 细辛
D. 苍耳子
E. 辛夷


4. [多选题]既祛风湿,又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 防己
B. 蕲蛇
C. 五加皮
D. 威灵仙
E. 豨莶草


5. [多选题]具有润肺化痰作用的药物有( )

A. 桔梗
B. 川贝母
C. 瓜蒌
D. 紫菀
E. 前胡


6. [单选题]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利
B.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C. 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7. [多选题]青黛的主治病证是( )

A. 惊风抽搐
B. 湿热泄痢
C. 咳嗽痰血
D. 血热出
E. 痄腮喉痹


8. [单选题]某男,25岁。高热数日不退,又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其病机是

A. 壮火食气
B. 气食少火
C. 阳胜则阴病
D. 阳胜则热
E. 阴胜则阳病


9. [多选题]使用有毒药物时应注意的是( )

A. 辨证准确,用药合理
B. 使用正品药材
C. 按规定炮制加工
D. 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E. 体弱者慎用


10. [多选题]车前子具有下列哪些功效( )

A. 清肺化痰
B. 利水通淋
C. 清热明目
D. 燥湿止泻
E. 祛风除湿


11. [多选题]桔梗的功效是

A. 宣肺利咽
B. 化痰利水
C. 祛痰排脓
D. 降气止呕
E. 清热润喉


12. [单选题]某男,60岁。近期自觉听力下降明显,伴耳中蝉鸣,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脉沉细。据此判断,其病机当为

A. 精脱
B. 气脱
C. 血脱
D. 津脱
E. 液脱


13. [多选题]常用的加热炮制方法有

A. 炒法
B. 煅法
C. 炙法
D. 蒸法
E. 水飞


14. [多选题]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有( )

A. 海藻
B. 昆布
C. 黄药子
D. 海蛤壳
E. 海浮石


15. [单选题]"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宜用

A. 大陷胸汤
B. 栀子豉汤
C. 小陷胸汤
D. 十枣汤
E. 栀子干姜汤


16. [多选题]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包括( )

A. 心下痞
B. 恶心呕吐
C. 干噫食臭
D. 肠鸣下利
E. 谷不化


17. [单选题]决定湿温病湿热孰轻孰重的主要因素是

A. 邪气的盛衰
B. 元气的盛衰
C. 中气的盛衰
D. 肾气的盛衰
E. 宗气的盛衰


18. [多选题]水蛭、虻虫的共同功效是

A. 利尿通淋
B. 活血调经
C. 破血逐瘀
D. 散结消癥
E. 通经下乳


19. [单选题]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哪种原因转属阳明

A. 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B. 发汗不彻,邪热入里
C. 伤寒未经治疗,燥热转甚
D. 燥热之邪,盛于阳明
E. 少阳病误汗,利小便,津伤化燥


20. [单选题]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特点是( )

A.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B.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C.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少腹空痛,心悸眼花
D.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E.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vqdv5.html
  • 下一篇: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药学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历年真题试卷(A5)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旋覆代赭汤证的临床必见之症是( )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附子常加工成下列品种气与津液的关系可表现为( )春温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证,祛风湿,湿热黄疸,小儿疳积发热。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