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正高考前点睛模拟题(N0),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对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是红细胞在病变的微血管通过时被机械性损伤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常见于ITP、HUS及DIC
B. 血片中可出现盔形、三角形红细胞
C. 严重者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及多染红细胞
D. 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降低
E. 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机会性致病的寄生虫( )
A. 卡氏肺孢子虫
B. 日本血吸虫
C. 似蚓蛔线虫
D. 刚地弓形虫
E. 隐孢子虫
3. [多选题]关于厌氧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厌氧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可选择的方法有限制性琼脂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及E试验
B. 培养基为布氏血琼脂,贮存期不超过14 d(4~10 ℃)
C. 琼脂稀释法适用于脆弱类杆菌
D. 脆弱类杆菌推荐培养基为布氏肉汤,添加X因子、维生素K1及溶解马血
E. CLSI将琼脂稀释法作为厌氧菌药敏试验参考方法
4. [多选题]病理性尿气味与疾病对应正确的是
A. 新鲜尿氨臭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
B. 新鲜尿微弱芳香气味--大量摄入酒精
C.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 腐臭味--泌尿系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E. 大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5. [多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起的疾病包括
A.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B. 超敏反应性疾病
C. 食物中毒
D. 假膜性肠炎
E. 毒性休克综合征
6. [多选题]以下属于分析前阶段的是
A. 检验申请
B. 患者准备和识别
C. 原始样品采集
D. 标本运送和实验室内传递
E. 信息系统维护和升级
7. [多选题]聚合酶链反应一个循环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 变性
B. 转录
C. 延伸
D. 翻译
E. 退火
8. [多选题]常见高血钾症引起的原因有 ( )
A. 细胞外液受稀释
B. 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
C. 输入过多
D. 排泄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9. [多选题]影响网织红细胞计数标准性的因素为
A. 染液的质量
B. 采血部位
C. 计数红细胞的个数
D. 染色温度和时间
E. 网织红细胞的辨认水平
10. [多选题]肿瘤是失去了正常生物调控的异常生长、分化的细胞和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临床特征是 ( )
A. 肿瘤的局限生长
B. 肿瘤的转移特性
C. 晚期肿瘤无症状
D. 早、中期肿瘤无症状
E. 肿瘤早期即可诊断
11. [多选题]关于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检测,不正确的是 ( )
A. 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
B. 对白、球蛋白的敏感性一致
C. 尿液pH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D. 大剂量青霉素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E. 服用奎宁、嘧啶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结果
12. [多选题]关于低温保存细菌正确的是 ( )
A. 低温保存细菌时,温度必须迅速降低,否则细菌会死亡
B. 冷冻时加入甘油、血清、牛奶等保护剂可使细菌存活量增加
C. 反复冻融可使大部分细菌死亡
D. 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冷冻真空干燥法
E. 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干去尽水分,可避免解冻时损伤细菌
13. [多选题]关于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及临床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不属于偶氮偶联法
B. 在染色时,每加一种试剂都要充分混匀
C. 正常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强阳性反应,被NaF抑制
E.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大多数呈阴性反应
14. [多选题]细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特点是
A. pH<4.0
B. 氨试验阴性
C. 见到线索细胞
D. 乳酸杆菌缺乏
E. 白色凝乳状
15. [多选题]尿液标本的防腐剂使用与检验项目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苯--尿液生化检测
B. 二甲苯--尿液生化检测
C. 盐酸--尿酸检测
D. 麝香草酚--尿液浓缩结核菌检查
E. 盐酸--尿17-羟皮质类固醇
16. [多选题]正常生理情况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可见的是
A. 白细胞
B. 结晶
C. 细胞管型
D. 透明管型
E. 柱状上皮细胞
17. [多选题]近年T-ALL采用的特异性一线单抗有 ( )
A. CDl9
B. CD7
C. CD3
D. CD2
E. HLA-DR
18. [多选题]在血涂片上可能查见( )
A. 疟原虫
B. 微丝蚴
C. 弓形虫
D. 隐孢子虫
E. 血吸虫
19. [多选题]磺基水杨酸法可检测的尿蛋白包括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本-周蛋白
D. T-H蛋白
E. 糖蛋白
20. [多选题]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激活物质包括细菌的内毒素
B. 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
C. 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 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
E. 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