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副高医学职称在线题库资料(P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2   [手机版]    

针灸副高医学职称在线题库资料(P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副高医学职称在线题库资料(P4),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湿热发黄证服茵陈蒿汤后,从腹满情况,判断病情减轻的依据是

A. 腹满顿时消失
B. 腹满顿时减轻
C. 腹满如故
D. 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
E. 腹满时减


2. [单选题]滞针后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 稍延长留针时间
B. 于滞针腧穴附近循按或用叩弹针柄
C. 于滞针腧穴处采用震颤辅助手法
D. 于滞针附近再刺一针
E. 不能强行起针


3. [单选题]某女,28岁,平素月经常错后,此次停经已有百日,兼见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胸胁满闷,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弦。治疗除主穴外,还应加用

A. 丰隆、阴陵泉
B. 命门、腰阳关
C. 脾俞、胃俞
D. 血海、太冲
E. 内关、膻中


4. [单选题]阑尾穴位于

A. 腓骨小头前下方
B. 足三里下约2寸处
C. 阳陵泉下2寸处
D. 膝眼下2寸
E. 阴陵泉下2寸


5. [单选题]患者上腹反复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伴嗳气泛酸,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剧。舌淡苔薄白,脉濡。治疗应首选的腧穴是( )

A. 内关、日月、阳陵泉、胆俞
B. 期门、日月、阳陵泉、胆俞
C. 胆囊穴、内关、阳陵泉、胆俞
D. 胆囊穴、日月、阳陵泉、胆俞
E. 梁门、日月、阳陵泉、胆俞


6. [单选题]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

A.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B. 适宜于取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C.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D. 适宜于取头部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E. 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7.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A. 督脉
B. 带脉
C. 任脉
D. 阴维脉
E. 阳维脉


8. [单选题]血生脾是指

A. 脾统血
B. 火生土
C. 血生于脾
D. 血病治脾
E.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9. [单选题]医生用不轻不重,按至肌肉,调节适当的指力的手法,称为

A. 举法
B. 按法
C. 寻法
D. 总按
E. 单按


10. [单选题]田某,男,67岁。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半日前大怒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进而昏迷,体温升高至39.6℃,血压196/118mmHg。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 数字减影
B. 凝血功能检查
C. 脑脊液检查
D. CT检查
E. 心电图检查


11. [多选题]大承气汤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机理是( )

A. 邪热深伏
B. 燥热亢盛
C. 阴津欲竭
D. 肾液受耗
E. 肝阳上亢


12. [多选题]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时行温热疫毒之气或外感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挟痰火壅阻( )之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A. 少阳脉
B. 阳维脉
C. 阳明脉
D. 督脉
E. 阳跷脉


13. [多选题]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理,正确的有

A. 为消补兼施之剂
B. 本方补脾益气之力大于行气消满之力
C. 本方补而不滞,消而无伤
D. 本方证的腹胀满属虚实夹杂证
E. 用半夏的目的在于燥湿化痰


14. [多选题]据《灵枢·本神》,以下哪些脏受伤可引起“五脏不安”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15. [单选题]天王补心丹中的三参是( )。

A. 党参、丹参、沙参
B. 党参、丹参、玄参
C. 人参、丹参、玄参
D. 人参、沙参、玄参
E. 党参、沙参、玄参


16. [单选题]女性患者经期皮疹增多、加重,经后减轻,属哪型痤疮

A. 肺经风热
B. 湿热蕴结
C. 冲任失调
D. 痰湿凝滞
E. 脾虚湿蕴


17. [单选题]治疗脾虚湿困型黄褐斑,可在基本处方基础上加

A. 脾俞胃俞
B. 脾俞足三里
C. 脾俞阴陵泉
D. 阴陵泉三阴交
E. 肾俞阴陵泉


18. [单选题]身热壮盛,头晕胀痛,口渴引饮,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燥,脉象弦数,治宜

A. 大定风珠
B. 安宫牛黄丸
C. 白虎汤加羚角钩藤汤
D. 羚角钩藤汤
E. 犀角地黄汤加羚角钩藤汤


19. [多选题]耳针疗法治疗高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的常用部位是

A. 耳垂
B. 耳尖
C. 扁桃体
D. 耳背静脉
E. 肾上腺


20. [单选题]治疗中风的中经络证候以

A. 手足太阳经为主
B. 手足阳明经为主
C. 手足少阳经为主
D. 足阳明和足厥阴经为主
E. 足少阳和足厥阴经为主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17q31.html
  • 下一篇:针灸学副高医学高级职称2024人机对话考试试题(P4) 与阳维脉相通的腧穴是( )《金匮要略》论肺痿重亡津液的原因有十二经脉中,30岁。右下齿疼痛剧烈,遇热、遇风加剧,伴发热,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是偏历 后溪 内关 列缺 外关#发汗过多# 呕吐频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