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疾病控制副高高级职称加血提分考试试题(G1),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某地区1985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0.24岁,198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是73.47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A. 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B. 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C. 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D. 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E. 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2. [单选题]关于风疹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风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B.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
C. 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D. 风疹病毒是单链,正链RNA病毒
E. 风疹病毒易感者全部是显性感染
3. [单选题]鉴定鱼肉类鲜度最常用的化学指标为
A. 羰基价
B. K值
C. TVBN
D. 过氧化物值
E. 酸价
4. [多选题]国际上常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包括
A. 自愿报告系统
B. 义务性监测
C. 重点医院监测
D. 重点药物监测
E. 重点人群监测
5. [单选题]AIDS的高危人群不包括
A. 同性恋患者
B. 多次输血者
C. 性乱交者
D. 共同进餐者
E. 静脉药瘾者
6. [单选题]某研究组抽样检测了某地210名男性和120名女性健康成人的血清胆固醇(mmol/L)含量,欲知该地男性与女性健康成人的血清胆固醇平均水平有无差别,可进行
A. 配对设计t检验
B. 成组设计t检验
C. 方差齐性检验
D. 成组设计Z检验
E. 四格表2检验
7. [单选题]普查的优点是
A. 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
B. 最不容易出现漏查
C. 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D. 能较快得到发病率
E. 调查技术和检测方法统一,容易保证调查质量
8. [单选题]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B. 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
C. 比较时应作假设检验
D. 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 经常可以混用
E. 计算相对数时只要分母不太小
9. [单选题]在进行爆发调查时,首先应该
A. 采取防制措施
B. 构成初步假设
C. 确认爆发是否发生
D. 调查爆发三间分布
E. 核实诊断
10. [单选题]氟骨症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为( )
A. 疼痛
B. 肢体变形
C. 骨折
D. 运动障碍
E. 神经衰弱
11. [单选题]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100名肺癌病人中有60人吸烟,而100名对照中有30人吸烟,则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的比值比(0R)为
A. 0.3
B. 0.6
C. 1.6
D. 2.5
E. 3.5
12. [单选题]流脑的高发年龄组是
A. ≥15岁
B. <15岁
C. <0.5岁
D. <1岁
E. <5岁
13. [单选题]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A. 系统误差越大
B. 可靠程度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可比性越差
E. 离散程度越大
14. [单选题]男性,21岁。近1周来突然感到乏力、厌食,右上腹隐痛来院门诊。体检:肝肋下2cm,质中,有压痛,疑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应立即做下列哪项检查
A. ALT、AST测定
B. 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C. 肝脾B超检查
D. ALP、AST测定
E. 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5. [单选题]某一社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糖尿病是该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并决定对社区人群进行糖尿病的干预。下列属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的是
A. 在肥胖者筛查糖尿病
B. 在孕妇中筛查糖尿病
C. 在糖耐量低减者中筛查糖尿病
D. 管理和治疗糖尿病,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E. 在糖耐量低减者中筛查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糖尿病,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16. [多选题]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饮食积滞型胃痛
B. 痰气郁结型郁证
C. 痰热扰心型不寐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痰浊阻肺型咳嗽
17. [单选题]属于立克次体属的为
A. Q热
B. 战壕热
C. 普氏立克次体
D. 衣原体
E. 支原体
18. [单选题]描述疾病分布的基本指标
A. 平均数及标准差
B. 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C. 率和比
D. 相对危险度及比值比
E. 相对危险度及特异危险度
19. [单选题]患儿,4岁,咳嗽,以夜间更重,偶打喷嚏,轻度发热,数日后感冒症状和发热都减轻了,但咳嗽更加严重,而且逐渐趋向阵咳。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很可能是
A. 普通感冒
B. 气管炎
C. 喉、气管异物
D. 肺门淋巴结核
E. 百日咳
20. [单选题]对发病率进行直接或间接标化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除
A. 无症状或亚临床疾病状态的影响
B. 未完全确诊的疑似病例的影响
C. 误诊的影响
D. 混杂因素的影响
E. 抽样误差的影响